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权益老年人防诈,仅有7个成语还不够

老年人防诈,仅有7个成语还不够

时间:2022-10-01 11:14 来源: 作者:小佳 人浏览
近日,《中国消费者报》微信公号发布《7个新成语,让父母远离养老诈骗》一文,文章用7个谐音成语(毁于一蛋房不剩房游尽灯哭资虚乌有急不可代药缠万贯子作多情)列举了当下老年人容易受骗的七种情形,并配上绘图,让老年人能够直观地了解这些诈骗行为。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既生动又通俗,对于防诈宣传有比较好的效果。

当前社会上对电信诈骗的关注度较高,而对于老年人受骗的关注度却不怎么高。这7个成语概括了当前七种主要的诈骗形式,实际上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还有其他形式。从社会认知、信息渠道以及亲属陪伴等多种角度来看,老年人是最容易受骗的群体。《中国消费者报》独辟蹊径做出的图文并茂的防诈公号文章可以借助微信等不同平台广泛传播,让一部分老年人得以了解诈骗的不同形式,防止陷入类似的诈骗陷阱。当然,媒体的作用毕竟有限,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也不现实,要想做好老年人防诈,有关部门还需要联合不同单位和社会组织做更多的工作。

笔者曾经听闻过一个老年人被欺诈消费的事例。有人组织深圳某小区老年人去某景区一日游,免门票免车费还包午餐,去的老年人坐满了一辆大巴。上午简单逛了一下,午饭之后就被带至购物街推销床上用品。组织者故意拖到很晚都不回深圳,绝大部分老年人在威逼利诱下购买了价值几千元的床上用品。事后家属了解到,这次活动是组织者打着旅游公司的名号,勾结小区个别物管人员一起实施的,虽然性质不算特别恶劣,但隐蔽性很强,不是很好防范。就如7个成语所提到的,利用免费鸡蛋、米面油之类推销的、用亲情谋取老年人财产的,算不上特别恶劣,但的确是不折不扣的欺骗,都需要纳入综合治理范畴。

针对老年人防诈,家属应该是第一责任人。有些老年人受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身边没有亲属帮助和干预。当前,个人信息很容易被泄露,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都容易被骗,更何况信息渠道有限的老年人。他们对社会风险缺乏充分认知,身边若有亲属在,就可以随时了解老人的遭遇,帮助老人分析是否存在风险。亲属的陪伴是最好的防诈手段。亲属不仅要帮助老人提高防范意识,而且要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比如如何更安全地保管私人财产。

笔者认为,对于老年人防诈,应当像预防电信诈骗一样,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共同构筑安全网络。其中,银行、房屋产权交易中心等机构应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防诈联动机制,加强犯罪识别、及时制止大宗大额财物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委、民政局、文体局等机构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迅速处置违法违规商品、药品保健品、文化产品销售行为,除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外,可建立黑名单制,将涉事人员纳入行业黑名单,而公安部门则负责依法严厉打击涉事人员和相关企业责任人。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老年人防诈,仅有7个成语还不够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quanyi/2830.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