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生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父母,不指望儿女养老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父母,不指望儿女养老了?

时间:2022-10-24 09:53 来源: 作者:小通 人浏览

文/花舍

-

《孟子》有云: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五伦,也就是五种最重要的人伦关系。

而人伦中位于第一的,便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正如父母养儿女小,儿女养父母老是一种社会常态一般。

于是,当父母的,总是想尽各种办法补贴儿女,为了让儿女生活更轻松一些,也为 自己的晚年铺好路。

但到了如今,这种养儿防老的思想却有了些许松动。

很多当父母的,到了一定年纪时,比起补贴儿女,更在乎过好自己的日子,试图和儿女划清界限。

这不是说他们不需要儿女养老,只是在说,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再指望儿女养老,有这样的结果,与这两点有关。

不想添麻烦,懂儿女难处

曾看过一则令人心酸的新闻。

一位57岁大妈在独自乘坐地铁时,突发心脏病晕倒,在地铁工作人员和热心乘客的救助下,她顺利脱离危险。

当大妈苏醒,人们准备通知她家人时,她拜托工作人员千万不要通知她儿子。

原来,大妈的儿子远在德国,她生怕儿子操心自己,更怕儿子要回国探望她,她怕给儿子添麻烦。

因为这个新闻,想起白岩松曾在演讲时说过的一段话:

想要养儿防老几乎不可能,不是儿子不孝顺,而是一对小年轻上面四个,上面这四个顶上还剩两三个呢,请问他养得起吗?

很多当父母的,清楚儿女的难处,这才不想把养老的重担,强加到儿女的身上,他们总是想靠自己给子女减负。

正如《爸爸当家》中,魏晨的母亲每天都会锻炼身体,连父亲也开始散步并且戒了烟。

而他们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健康,更是为了让自己尽可能不要因为健康问题,影响到孩子的生活。

明星大多不愁吃喝,生活是如此,平常人更是如此。

很多结婚多年的小两口,看似生活已经在平稳运行,可房贷、车贷、养孩子的压力积攒到一起,父母的养老问题也许会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当父母的,清楚子女的难处,明白子女的不容易,这才喜欢什么事都自己抗,什么问题都自己解决。

不指望儿女养老背后藏着的,是父母沉甸甸的爱。

不愿抱期待,懂人性规则

刘燕舞教授在《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学研究》中,讲过一件事。

当时,他遇见了一位留守老人,尽力不给孩子添麻烦,然而因为身体原因,重病在床的他不得不联系亲人。

医院当时给其儿子说:你爸爸快不行了,你回来一趟吧。

很快,儿子来到了病床前,刚开始还很难过,可过了没几天,他对自己的父亲说: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请了7天假,你这样让我很难办啊!

老人听了儿子的话,心一沉,当天晚上拿出一瓶农药。

儿子得偿所愿,很快操办了老人的后事,之后回到单位继续上班,这件事仿佛对他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写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道理虽是如此,可人性中自私的一面永远存在,任由自私发酵的儿女,为了自己的生活,可能会选择放弃赡养老人。

到了一定年纪,很多当父母的见过了太多自私的儿女,看透了太多人性,这才不会指望儿女帮自己养老。

尤其是那些还未老,只是需要儿女帮忙,却被拒绝的父母,每被孩子拒绝一次,自己的心便寒一分,寒到最后他们只想靠自己。

或者说,他们清楚自己只能靠自己。

这是一种很令人心寒的状态,但却是很多当父母的真实状态,他们不是不想指望儿女,是知道儿女指望不上。

昆明西南方,有一座即将拆迁的老楼,里面住着一位70多岁的张爱华。

自从老伴去世后,张爱华一个人住在这栋老楼里,本来生活还能维持,可因为摔了一跤,她成了失能老人。

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疫情,她被困住,他的儿子们在这个时候,离她越来越远。

刚开始还会给她点外卖,时间久了,一次点好几天的外卖,之后好几天不再点,张爱华很多时候吃的,都是变质的食物,甚至有些时候连这些变质的食物都没有,她只能靠嚼茶叶缓解饥饿。

她有两个儿子,却仍旧没有幸福的晚年。

多少人都是如此,本以为养儿女小,就有人养自己老,殊不知到了一定年纪,自己对儿女只是负担。

所以才有那么多的老人,逐渐放弃了指望儿女养老。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总该反思自己一番,因为人人都会老,那些老人的现在,会不会是我们的将来?

—END—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父母,不指望儿女养老了?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1503.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