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心理学与女性成长》专栏,通过专栏的学习,你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女性成长的知识,解决在自我发展和提升过程中遇到的困扰。让我们女人明白和掌握内心强大的方法、成长的方向以及将来的人生规划等。尽快,从底层上去改变思维模式,从层次上去提升自我。
专栏讲师:说爱,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学博主,专注研究女性心理学
卷首语
古语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对于女人来说,年龄一旦过了25岁之后,就仿佛一个定时闹钟,无时无刻不在告诉自己已经老了的事实——松弛的皮肤,不再年轻的心态以及身边怎么都处理不完的鸡毛蒜皮。
不管心态怎样年轻,你都得承认,在中年这个分水岭处,身体各项机能都在告诉你,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了。
人到中年,半生已过,从前一颗心都放在了别人身上,却从未考虑过要好好爱自己;余下的时光里,要为自己而活,而自己留条后路,才算是完整的走过一生,才算是不枉此生。
从情感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为自己留后路,是中年女人的智慧。
每个人都不是生活的附属品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在结婚后,日子就不再像谈恋爱时期的那般甜蜜,生活的琐碎更多的是将她折磨成了一个世俗的模样。
作为中年女人,她偶尔的打扮被婆婆斥责是不务正业,女人最应该做的便是相夫教子,花枝招展就是不守妇道。
望着镜子里那张形同枯槁的脸,金智英默默地流泪,明明自己曾经也是笑颜如花的姑娘,怎么如今却变得这般了无生气,看不到一点希望的影子。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曾经对女人在各个阶段的变化进行了很形象的比喻: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谁都希望自己是那颗无价之宝,但是生活中那些将幸福依托于婚姻的女人,无一例外地都被现实给予了失望。
人这一生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快乐,你努力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样子,却忘记了自己刚开始的笑容有多么明媚。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从来都不是生活的附属品。
学会和自己和解,才能成为更好的人
《虎妈猫爸》中的女主,自小时候开始就严格按照父亲的要求成长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她很优秀,如父亲所愿的那般优秀,雷厉风行,性格强势。
但是,优秀的背后是一份童年的缺失,是不知道童真是什么样子,在女主的世界里,失败是绝不允许出现的事情,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自己,失败就等同于无能,于是当女主所在的公司裁员,而她位列其中时,她毫无意外的崩溃了。
本文标题:人到中年才明白:聪明的女人,都留有后路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1508.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