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松认为老人去养老院会成为以后的趋势。晓松把自己对未来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和大家分享,欢迎网友们一起探讨。
晓松把退休后的生活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乐享晚年,一部分是安心养老。乐享晚年指退休后能自理的阶段,安心养老指需要别人护理的阶段。
乐享晚年阶段可以选择以居家养老为主,旅居养老+社区助老等养老模式为辅,因为能自理的原因,在此期间无论是聘请住家护工或是养老护理员,都易找人而且价格相对失能失智老人低至少千元。
安心养老阶段,如果老人选择继续居家养老则需要有家人长期照护,或是聘请专业的养老护理员。此阶段老人也可以入住管理完善,护理服务好的养老机构。
写到这里,晓松认为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退休群体是最幸福的一代老年人。
第一,相比40年代前退休的老人,他们拥有更多的物质资源和精神娱乐资源。
第二,40年代至60年代出生的群体,身体健康情况强于70年代以后出生的群体,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老人的寿命也会延长,老人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能够更久。
第三,中国人口红利尚在,满足了养老两大因素之一的人员需求。40年代退休老人有很多是多子女家庭,可以儿女轮流护理老人及分担聘请养老护理员或入住养老机构的费用,缓解了赡养父母的压力。
第四,养老金池比较充裕,满足了养老两大因素之一的经济需求。当中国的整体发展比较稳定时,能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日常养老生活。虽然部分地区养老金池出现亏空,但国家通过养老金统筹政策保障了养老金的按时发放。
第五,很多地区推出了以房养老,老人可以通过律师或在法律志愿组织的帮助下把房子抵押给社区,由社区助老服务站或是社区养老机构负责老人的养老,等老人离世后,房子归社区所有。此项政策有效解决了孤老的养老问题。
对于20世纪70年代中壮年未来的养老模式会与现在的养老模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第一,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在逐年提升,老年人的数量也会日渐增多;随着少子化的日趋严重,年轻人的数量会逐渐减少。
第二,21世纪在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的作用下,大多数人是带病生活,三高、心脏病、糖尿病逐渐大众化。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虽然很多慢性病能得到缓解,但是也会影响人的生活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来需要护理的人会越来越多(不单指老人)。
第三,居家安心养老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养老护理员,二是医养费用。因为劳动力人口的减少,未来有钱也很难聘请到养老护理员。再好的社区助老服务站,再多的社区医养机构,因为服务人员匮乏也很难运作。
第四,因为医养人员的匮乏,成熟的大型养老社区或是养老机构必将会成为未来主要的养老模式。晓松认为未来养老机构的服务模式=以人为主+人工智能
保障健康第一,维系亲情友情第二,投资理财第三,祝网友们快乐,阖家幸福。
感谢阅读,请分享给更多朋友助力每一个人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每一天。点赞、收藏、喜欢、关注晓松与您分享更多关于身心健康、养老理财、养老规划的话题。欢迎大家评论我们一起探讨。
本文标题:晓松和大家聊聊为什么老人去养老院会成为以后的养老趋势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1974.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