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父母是中国的千年优秀品质传承,为人儿女应做好四点规划:
第一尽量抽出时间多探望父母
人老了最希望的就是儿女孙辈的陪伴或10天半月去父母家探望一次,就算与父母异地,在信息发达的21世纪就算无法经常回家,经常视频聊天也能让老人感到无比幸福。
第二按父母所愿帮父母选择养老方式
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有一天会需要有人长时间甚至是24小时进行护理,作为儿女最应该做的就是提前关注与养老护理和养老机构相关的信息。
我认为在看到父母做家务吃力的时候,就应该为父母聘请家政人员照顾父母的日常生活,减轻父母的体力劳动。当然这一点很多老人不认可,不到自己力不从心时绝不会聘请家政,这就需要儿女提前数年慢慢灌输相关理念。
如果需要入住养老机构,我有两点建议,看已入住老人的精神状态,闻老人房间的气味(老人味),老人精神状态好,房间气味淡说明养老机构管理完善、护理良好。
第三保证父母的身心健康,体检,商业保险
如果父母出行没有问题,每年自己带父母出游或是帮父母报团(纯玩团)一次,以我的经验每年出去游玩回来,父母都心情大好,尤其是母亲对我和父亲的态度能和蔼至少一年。我觉得从夫妻情感和谐的角度出发父母应该感谢儿女的这片孝心。
定期带父母做体检,个人建议除了常规检测,多关注与血压、心脏、钙流失相关的数据。明天我就要带母亲去当地中心医院做体检
商业保险优先推荐如当地的「惠民保」价格便宜保障多,父母年龄大了为了难免出现意外,建议为父母入意外险,我为父母配备的保险是惠民保+老年意外险+防癌险。
第四在经济上资助父母
做好以上三点,就是对父母最大的经济资助,也能最大减少赡养父母支出,父母身心健康不得病,少上医院少吃药,延缓被护理的时间能为整个家庭省下一笔巨额支出。
无论身在几线城市,赡养父母都是儿女的亲情责任。 当然这种责任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老人在儿女18岁前是否尽到了为人父母的义务,这一点无论从亲情层面还是法律层面都是被认可的。 回到本题,老人尽到了义务,儿女则须尽自己所能孝顺父母。 自己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孝顺的小故事分享给题主和网友们。
85岁的老太太手术需要60万,大儿子含泪说:放弃吧。
三个女儿和小儿子坚决不同意,最后大儿子说:那好吧,我出30万,剩下的你们平摊吧,3个女儿和小儿子默不作声......
一周后,大儿子交了全部的60万,其中30万是抵押房子的贷款。手术做完不到半年老太太就去世了。
办葬礼时大儿子没掉一滴眼泪,三个女儿和小儿子哭得泣不成声......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第一儿女不在多有一个孝顺足以;第二多子女家庭子女间最好签一个有法律效应赡养协议可以避免很多不该出现的纠纷;第二赡养父母的规划越早做将来遇到的问题越少。
未来身为独生子女父母的20世纪60后及往后的数代人,我们(自己46岁,70后)的儿女未来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会越来越大。希望他(她)们能自立门户的同时努力做到以上二至四点。
感谢阅读,请分享给更多朋友助力每一个人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每一天。点赞、收藏、喜欢、关注晓松与您分享更多关于身心健康、养老理财、养老规划的话题。欢迎大家评论我们一起探讨。
本文标题:你是否计划过帮父母养老,你是否想过自己儿女能否帮自己养老?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1977.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