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生活为什么有人养老金大几千甚至上万,而有人养老金只有不到200元?

为什么有人养老金大几千甚至上万,而有人养老金只有不到200元?

时间:2022-10-24 10:11 来源: 作者:小杰 人浏览

社会的养老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养老最初是一种礼制。

古代的生活条件差,人均预期寿命低,能够达到60岁》70岁的老人实际上是很少的,因此都会享受一定的优待。

在《礼记·王制》中记载的,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说实话,那些所谓的礼养老就是一种祭祀活动,其中也是有一定的宴会。

不过,周朝时代,在国家的筹措下也建立了一定的养老院,不过考虑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人们的预期寿命等原因,能够实现养老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

这些养老实际上都是以年龄论的,跟工作没有关系。现在我们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也建立了相应的养老院,建立了低保、五保制度,也是以往制度的延伸。

关于退休制度。

退休制度,跟养老制度还是不一样的。最初的退休制度,仅仅局限于官吏。《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后来一般也称之为告老还乡。

关于退休待遇,汉代的时候一般只有2,000万以上的高官才能够退休,退休待遇只有在职时的1/3。魏晋时代退休以后就是另安排一个闲职。唐朝五品以上退休给半俸,特批的话可以给全部俸禄。

两宋时期,是允许带职退休的,这就是相当于全俸了,甚至是致仕还可以提升1级职务。

明朝开始是给全俸,后来负担不起取消了。后来改为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到明朝末期又恢复到了半俸。

关于退休的年龄,过去的时候国家并没有统一规定。越早的时候年龄越高,一般都得70岁,还得个人主动申请。所以在那些时候退休待遇高,其实能领到的人很少。

明清时代的退休制度基本上制度化,官员都是60岁退休,发一半的待遇。

等到了民国时期,教师地位是相当突出的,当时国家专门为私立学校的教师设立了退休规定。后来又为公务员、警察设立了退休规定。退休年龄根据不同的情况一般都是55~60岁,退休待遇一般也是50%~60%的退休前工资。但实际上由于民国时代的管理体制混乱,有关退休待遇也迅速贬值,不值钱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关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的退休制度是基本延续民国时代的。但是,新中国开创性的为工人建立了退休养老制度。新中国建立退休制度,最初可以追溯到1948年12东北地区的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劳动保险条例的覆盖范围主要是当时经济主体下的工人和职员。

1957年到1958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和退职处理的两个暂行规定。全面统一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人退休、退职制度。退职主要指的是不符合退休条件,但是需要离开工作岗位,涵盖了现在的病退和辞退。

1978年,国务院通过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退休制度,我们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年龄现在主要依据是这两个文件。

1986年开始我国改革用工制度,新入职的职工实施劳动合同制,缴纳养老保险。

1991年,我们全面推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时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了基本养老保险范围。2012年和2014年,国家分别实施军人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目前除了极少数特殊情况以外,人们都被纳入到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目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平均待遇在3000元左右,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还是能够实现基本养老的。对于一些近年来刚刚改革的机关事业单位和高基数缴费的人员,养老金待遇确实能领到很高,甚至万元以上。

为了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但是又要考虑到农民、城镇无业失业人员的收入低的情况,国家从2009年到2014年,逐步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这是一种以个人缴费国家补贴为待遇的一种福利制度。鉴于目前的国力情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并不高,每月也就一两百元。不过像经济发达的地区,上海市基础养老金已经达到了1300元每月。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有盼头的,只要国家发达了,养老金待遇也会提升。

总体来说,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是在不断前进和发展,现在国家正在推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相信未来能够实现全面统一的。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为什么有人养老金大几千甚至上万,而有人养老金只有不到200元?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2797.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