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在职职工来说,灵活就业人员工作收入不够稳定,生活保障或多或少有欠缺,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待遇福利也变得越来越好,这不进入7月,3件事将十分利好灵活就业人员,建议大家早点了解。
第一,社保最低缴费标准提高首先我们要知道,养老金多缴多得,但社保是不能随意缴费的,而每年7月,是社保缴费调整的重要节点,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月缴费基数是按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60%~300%确定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在这一区间内自主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
上个月,很多地区都公布了2021年社会平均工资数据,相应的各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也随之迎来新调整。比如青海,2022年度全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上限为22812元/月,下限为4562元/月,相比去年的21069元和4214元,切实提升了不少。虽然缴费压力增加,但长远看,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将越来越好。
第二,更多地区能缴存住房公积金长期以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社保,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两个险种,保障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全面。比如购房刚需,想入手一套几十万的房子并不是件轻松的事,但如果有了住房公积金,那么不管买房还是申请住房贷款,都可以节省不少钱,大大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
今年,国家明确表示,要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鼓励灵活就业人参缴,这不来到7月,九江、南平、漳州的灵活就业人员将能开始缴存并使用公积金,这无疑是非常利好的,只要符合当地政策,买房会变得更轻松些。
第三,参加医保取消户籍限制人生在世,肯定会有生病的时候,然而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家,尤其人们在外地将更加麻烦。然而如果你有医疗保险,那么看病压力将能大大减轻,而灵活就业人员虽然可以参加医保,但参保时有户籍地的限制,也就是说外地人不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地参保,非常不便利,不过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地区逐步放开了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
比如安徽省医保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从7月1日起,未建立劳动关系的灵活就业人员,可自主选择在户籍地、就业地或居住地参加职工医保,也可以按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今后,大家就医买药就更方便省钱了。
本文标题: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自身权益该如何保障?7月将有3大利好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3736.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