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生活晓松和您聊聊少子化对我们的影响及如何应对

晓松和您聊聊少子化对我们的影响及如何应对

时间:2022-10-24 10:29 来源: 作者:小杰 人浏览

少子化的影响(个人理解,欢迎网友们指正和一起讨论)——赡养及养老问题、医疗及护理问题、国家及社会发展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赡养问题和独生子女自身未来的养老问题。

二代独生子女的赡养比例可能为1:6

三代独生子女的赡养比例可能为1:10

很多网友看到这个比例,第一反应一定会说我——胡扯,我给大家举一个邻国日本的例子,2021年9月14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日本百岁以上老人共有86510人,比去年增加6060人,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据统计,百岁老人中女性有76450人,约占总数的88%。男性百岁老人有10060人,首次超过1万人。

日本最长寿的女性是福冈县118岁的田中加子,她于2019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田中生于1903年,那一年,莱特兄弟发明并成功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

118岁的田中加子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外专家预测人类未来的寿命可以到120岁。也许看这个回答的90后和00后已经拿好搬砖准备拍我。

且慢动手,请再往下看一会儿。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现在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这么大,别说120岁能顺利活到正常退休已经是万幸了。单论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日本人比中国人压力要大很多,好像996就是从日本渡海而来。如果真是如此日本人能长寿,中国人也可以长寿。

独生子女面对家中众多老人多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长寿的老人多了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护理资源和医疗资源,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目前我国的实际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是什么状况呢?

中国自2015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开始逐年下降,2022年15岁—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10亿,从2022年开始,中国劳动力人口每年都会减少1000万左右,而且将持续15年,因为到2022年,1962年出生的人开始进入退休年龄,而1962是是中国生育高峰期的开始,而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会导致的结果是技术进步和储蓄率的下降。

到2035年将出现8.1亿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对2.94亿老龄人口(65岁以上)的局面,减去在校生、失业人口和未达纳税起征额的低收入人口,将出现不足两个纳税人供养一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这被称为"老龄社会危机时点"。

除了要面对上几代老人的赡养压力,身为独生子女的自己未来所要面对的最大养老问题——孤独死

这是一个没人会喜欢的答案,但随着少子化和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会成为未来经常发生的事情。随着老年人的增多,养老机构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不能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就只能独居在家。因为独生子女的缘故,缺少可以保持联系的家人。

当然也有解决的办法——社区可以把老人组织起来形成互助模式,低龄健康老人帮助高龄老人并推广窗帘行动,早晨老人拉开窗帘和晚上来上窗帘都代表安然无事,可以避免老人身故不被人发现的情况。

山西太原窗帘行动

少子化会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反过来又会影响每个人的工作及生活。

例如对教育的影响:未来随着新生儿的减少,幼儿园和学校的数量也会相应减少。我国的另一个邻国韩国因为少子化的影响很多中小学及幼儿园只能关闭。

没有人才输入会影响国家科研、军事等诸多领域的进步,继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没有了发展自然工作岗位也会减少。

再举个更直接的例子:因为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甚至是无子女,未来很多传统手艺会失传,尤其是民以食为天中的食,很多小吃都会因为无人继承而美味不在。

当然未来独生子女并不是没有好事可盼,例如房子问题,现在每平米少则大几千多则十万二十万的房子。随着人口的减少,大部分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或离世,会出现大量空房,到时可能随便住。

独生子女、少子化、老龄化是21世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每个人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保证自身健康、做好赡养储备和养老储备、维系和家人及挚交好友的良好关系。努力让家中老人颐养天年,努力让自己能乐享晚年、安心养老。

感谢阅读,请分享给更多朋友助力每一个人乐享晚年、安心养老。点赞、收藏、晓松与您分享更多关于身心健康、养老理财、养老规划的话题。欢迎大家评论我们一起探讨。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晓松和您聊聊少子化对我们的影响及如何应对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4064.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