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生活33岁女大学生啃老10年,父母的打压式教育,彻底压垮了她

33岁女大学生啃老10年,父母的打压式教育,彻底压垮了她

时间:2022-10-24 10:32 来源: 作者:小通 人浏览

曾经有个节目,讲述了一位女大学生啃老十年的故事,而这个女大学生的啃老背后,也有着父母教育不当的影子。

其实提起啃老,大多数人都会对其表现出鄙夷的态度,如同好手好脚的人,偏要在外乞讨一样,大多数人都看不上这类,不思进取还游手好闲的人。

但这个女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啃老,却很是理直气壮,表示自己走到这一步,也全是拜父母所赐。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还是比较珍贵的,她一个女孩能读完大学,怎么会选择在家啃老呢?

还一啃就是10年,想来也是有内情的。

这个女大学生名为范金成,虽然出身在普通家庭,却抵不住有着很多的奇思妙想。从小,她就表现得十分有想法,尤其爱搞些创新设计。

她在上学的时候,曾经自己设计过一些鞋和衣服,虽然不见得有多好,但是小孩子做了什么东西,总会想给父母看看,求个夸奖的。

但是她的母亲,对于女儿捣鼓的东西,向来都看不上。范金成每每将自己的设计成果,满心欢喜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都会说:

这有啥用啊?快去看你的书!

有次烦了,还将范金成打了一顿,觉得她整天不做正事,尽捣鼓些没用的东西。

曾经她也有过梦想,她对妈妈说,她很喜欢雕塑。结果母亲却说:

喜欢那个有什么用?什么都干不了。

对于女儿做的事,父母向来也是不支持的样子,总评价她:

你要能干成事,狗都能成事了。

范金成就是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中长大的,她自己回忆,自己从小到大,在家里从未受过一点重视,家人们最擅长的,就是对她指手画脚。

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是她做的,不论好坏都要被批评、嘲讽。

她小时候十分想要得到父母的肯定,于是做事也总是很努力。

但是渐渐地,她就发现不管自己做到什么程度,都换不来父母的一句夸奖。打压与批评,才是她从小接触得最多的东西。

长期被家人否定,她也越来越不自信,越发地内向、压抑,总是怕自己做不好事,不想与人交流。

上大学后,离开家的她感觉可以有新生活了,于是她就跟同学,一起去超市兼职做销售。

可真到面对顾客时,她发现自己竟然怕得连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大学毕业后,一开始她也跟同学一样去找工作,可是她自己找的工作,家人依旧是丝毫看不上,一点儿也不支持。

渐渐地,范金成发现自己好像极度社恐,不爱与人交往,看到人说不出话只想逃避。

重重压力之下,她干脆就辞职留在家啃老。在她看来,反正自己做什么都不对,那干脆就什么都不做了。

就这样,她毕业后不久就留在家了,不出门也不工作,在家啃老了10年。

因为她觉得自己会变成这样,也是父母长期打压教育的结果,是父母彻底压垮了她。看完这个报道,我心里五味杂陈。回想为什么家长喜欢对孩子实行打击式教育?

为什么家长喜欢对孩子实行打击式教育

家长认为,孩子只有在严厉的教育下才会有进步,骄傲使人自满,孩子不能鼓励。激将法在家长眼中就是促使孩子学习动力。

湖南卫视有档节目叫《少年说》,主角是青少年们。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出真心话,有个女孩上台后说的一番话,可谓是中国式教育的核心命题。

女孩闺蜜是学校里的学霸,两人在生活中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以至于女孩的母亲,经常拿闺蜜与女孩子作比较:为什么你成绩怎么差,还能交到读书这么好的朋友?

女孩直接对母亲表明:我知道别人厉害,可是我也不差,我也很努力,为什么你就是看不到呢?

每次成绩下来,你就会说,哇别人的数学好厉害,英语也好厉害。为什么你总是打击我?

母亲在台下辩驳:因为我认为你的性格,不打击会有点飘。

女孩说不过母亲,转身跑开,抱着闺蜜哭。

莫名的熟悉,因为身边的家长老师就是这样子,他们的激将法就是让孩子学习的唯一方式。通过不断地否定孩子,打击孩子,非但不会引起孩子的好胜心,反而让孩子更加痛苦,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打击式教育,只有打击,没有教育。

家长打击式教育对孩子的伤害

他们看不见那些赞美,听不见那些支持的声音。

看看周围打击、批评、否定一直都在。拍照,发朋友圈,别人说P图。发点悲秋的感言,人家说你矫情。渐渐的发朋友圈都要深思熟虑,再到后面再也不发了。

大人亦如此,何况孩子,被最亲近的人一直质疑,自己也产生了自我否定的念头,对自己的标准也是一步步在下降。这种打击式教育一直被我们运用到现在,每个时代适用的方式都不同,在这个物质丰富、信息泛滥的时代。

孩子需要家长不断地激励,去支持孩子,让他勇敢前进。而不是打击、批评,永远学不会进步,永远因害怕而原地踏步。一味地打击,孩子只会离预期的发展越来越远。

家长为什么不想想,不担心批评会造成抑郁自杀,却担心赞美会造成退步,自满。

从未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之后给世界的定义:打击是真的,赞美、夸奖都是虚伪的。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在《开讲啦》中提到:"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来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来教育50个孩子"。教育不仅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的修行。有远见的父母会因材施教,以心换心,以爱育爱,让孩子成长。但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最终都会变得更好。而拥有他们是我们今生最大的幸福。

推荐《正面管教》这套书,这套书解决日常养育难题的良方:走进孩子内心,帮孩子获得驰骋世界的资本,和善而坚定的爱,帮你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培养孩子成才的智慧书:修炼身心,提高自我,做聪明的父母,善用良方,教得其法,育优秀的孩子。

中国妈妈成功教子书:让你掌握育儿智慧和理念,避免家庭教育的误区,培养出不平凡的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妈妈,好妈妈成就好孩子。

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智力玩具,他更需要的是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提高孩子的情商,增进亲子关系。

搭建父母与孩子心灵对话的彩虹之桥: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里,听出孩子内心的声音,缓解父母与孩子的紧张关系,打造完美亲子互动。

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换种方式教育你的孩子吧。父母要能说会听,及时与孩子沟通,消除隔阂,清扫孩子内心的尘埃,帮孩子营造出一片晴朗的天空!

父母恰如其分的语言能搭建起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的彩虹之桥!父母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捕捉到有效信息,找准教育的切入点!

恰逢本店有预热活动,一套5本原价需要199元,现在仅需99元,平均下来,活动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哦,有需要的家长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33岁女大学生啃老10年,父母的打压式教育,彻底压垮了她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4270.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