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生活46岁的我,意识到从现在开始必须要为家人及自己的晚年养老做准备

46岁的我,意识到从现在开始必须要为家人及自己的晚年养老做准备

时间:2022-10-24 10:38 来源: 作者:小通 人浏览

养老不是天冷了加一件就行,养老不是吃饭等饿了再吃就行,养老关乎每个人如何度过余生「最漫长」的数年至十数年(指失能期间),因此必须早做准备。

我今年46岁,在40岁之前从未想过养老和自己有什么关系。直到当我工作一天,感觉需要休息1小时以上才能恢复体力时,看30分钟左右的手机就感觉脖子僵硬时,久坐感觉膝盖不适时,开始意识到该注重健康了。

当我发现心仪的养老社区,需要每月支付万元以上的养护费用时,开始意识到以我目前的收入和储蓄很难让家人和自己过上想要的养老生活。

当我发现人生过半,唯有父母妻儿对自己才最为重要,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正在慢慢开始变化,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人越来越少时,开始意识到只有少数挚交好友才是能相谈到老的人。

关注养老话题近三年的时间,我发现想要乐享晚年、安心养老自己必须做好三个准备:

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我称之为健康三要素的休息、饮食、运动。以我运动近3年的经验,对三要素进行了排序休息>饮食>运动,如果以10分为总分休息(5)+饮食(4)+运动(1)=10。而且年龄越大休息对健康的影响越大。

以我为例:如果一周内有1天超过23点休息,早上5:30起床(长期形成的生物钟),虽然能正常饮食和运动,但是会感觉疲惫。如果有2天过23点休息,不仅疲惫,而且会感觉食欲不振及晕眩,影响未来一周的工作和生活。

注:我患鼻炎30年,提示患鼻炎的朋友切忌熬夜后第二天运动,身体会因为缺氧而反应迟钝,甚至影响生命安全。

心态健康:

心态健康与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密切相关,而生活的幸福指数主要受人际关系和收入的影响。

亲情社交:

人到晚年,最怕的就是孤独终老,尤其是长期独居老人及空巢老人患老年抑郁症的人数在逐年增多,还有一些老人因难以忍受孤独而选择一死了之。近些年独居老人在家身故数日无人知晓的案例也在逐年增多。

虽然21世纪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巨大,我想还没有大到给家中老人打一个电话,发一个信息都没时间的地步。

亲情社交意在双方,利在双方。父母对子女自小良好的引导教育对自身晚年养老至关重要;挚交好友间长期培养起来的情感有助晚年形成一个幸福的小圈层。情感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沟通积累,才能在晚年养老时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财富积累:

只是日常生活,大部分人的养老金都足够保障日常的衣食住行。

目前我国大部分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未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虽然能长寿,但是大部分人是带病生活。即使有医保,如需要自费治疗的费用,聘请养老护理员的费用,购买适老化产品的费用等等这些都需要年迈的我们自己买单。

目前大部分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儿女将来对于父母养老大概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随着少子化的日趋严重,我认为未来养老的趋势——自立终老。

因此在自己有时间,有精力的时候不管现在的生活多安逸,以居安思危的理念,必须尽自己所能开辟自己的第二财富增长点。

感谢阅读,请分享给更多朋友助力每一个人乐享晚年、安心养老。点赞、收藏、晓松与您分享更多关于身心健康、养老理财、养老规划的话题。欢迎大家评论我们一起探讨。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46岁的我,意识到从现在开始必须要为家人及自己的晚年养老做准备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4638.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