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生活北京新推出77家父母食堂,一大批老人吃饭不再难

北京新推出77家父母食堂,一大批老人吃饭不再难

时间:2022-10-01 12:35 来源: 作者:小佳 人浏览
新推出的77家父母食堂味道如何?老人喜欢吗?

父母食堂点顿热乎饭

儿女上班,爸妈在家,到了饭点,总担心父母吃不上热乎饭。听说西城区推出了77家父母食堂,记者便替老年读者们探个班。

体验热乎饭菜10分钟送到家

年过八旬的王绍文老人家住西城椿树街道,在助老群里听说了父母食堂的事,上周便在微信小程序注册了账号,一定要亲自体验一下父母食堂的效果。

登录小程序,找到离家最近的红线养老驿站,选择一份两荤两素的套餐,点击完成预订,操作完毕,老先生看看表,正好是中午11点。

不到两分钟,电话就响了,那头传来了驿站工作人员的声音:您好,是王老吗?我是红线驿站的潘彤,您刚在线上订了一份餐……经过对点餐人信息,家庭住址和菜品的确认,中午饭从驿站送出了。

真负责,没想到电话来得这么快。老先生并没有等太久,门铃响起的时候,是中午11点10分。从下单到送达,只有10分钟。

前来送餐的正是潘彤。老人接过餐盒,果然热乎。炸鱼、冬瓜、土豆猪肉和青菜,还有米饭、花卷和汤,菜量挺大,种类也不少。

太实惠了,20元能吃这么多菜,中午吃不完我晚上热一热还能吃一顿。夹起一块冬瓜尝尝,老人连说不错。

一边夸,老人也提出了心中的疑问:以前咱们都是电话订餐,或者在驿站群里订餐,为什么现在要专门推出‘父母食堂’呢?

这是咱们为了能让养老助餐更加规范的尝试,统一了平台,更有利于数据统计、追根溯源、品控反馈。潘彤解释说。

那以后还能用电话订餐吗?老人担心,自己上了岁数,眼神、手指灵敏度都不济,一旦在操作中出现误触,会把餐点错。

您别担心,每一单我们都会电话确认,如果老人自己操作不便,还可以请驿站人员帮助代点单。如果实在操作有困难,还可以打电话在驿站直接订。听了潘彤的回答,老人笑了笑,夹起了一大块肉。

 效果一大批老人吃饭不再难

10分钟吃上热乎饭,底气在于驿站距离订餐者家近,从红线驿站到王绍文老人家,不到两公里。尽管平时见面不多,潘彤和驿站的同事们都在电话里和老人沟通过,对老人的情况也有基本了解。

这就是‘父母食堂’和一般外卖相比的优势,以养老驿站为中心,覆盖周边社区,力求道儿近人熟。西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北京市西城区养老助餐服务实施细则(试行)》,父母食堂主要针对辖区内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即具有北京市户籍且居住在西城区的城乡特困老年人;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的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其他家庭的失能、失智、重度残疾老年人。目前,在西城区28.7万老年人中,基本养老服务对象2.7万人。

保基本是我们的底线,其他60岁以上老年人也可以使用‘父母食堂’,帮助我们完善养老助餐大数据,以便于今后更好地迭代、更精准地服务。相关负责人说。

其实,从去年上半年开始,西城就选取了4个街道、1个配餐中心、6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试点父母食堂,让一大批老人吃饭不再难。

家住西长安街的88岁老人刘女士由于家中没雇保姆,平时还要照顾90多岁的老伴,精力和体力有限,去不远的太仆寺街养老驿站打餐都是件难事。自从有了父母食堂,老两口动动手指、打个电话,驿站的工作人员就把饭菜送到家,连下楼都不用了。

更加实惠的是,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有了就餐补贴,使用养老助残卡还可享受额外折扣,一份两荤两素的饭菜均价也就20多元,菜量完全可以满足一到两位老人的用餐需求,好吃不贵。

愿望盼着饭菜更香更顺口

送餐到家、热热乎乎、价格实惠等优点让父母食堂上线以来就广受好评,不少老年人纷纷注册,成了小程序的固定用户。然而,在吃饱吃好的同时,老人们还盼着吃得更香、更顺口。

整体很好,可是我口味比较清淡,这个冬瓜还是有点咸,希望能更软烂、再淡一点。像王绍文老先生这样的个性化用餐需求并不少见,看来目前的父母食堂想要满足这样的要求,还有一段路要走。

原来,除了一部分养老驿站自己开火备餐外,大部分驿站的老年餐还是集中配送,虽然花样不少,仍无法精准满足每一位用餐者的个性需求。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各家驿站想了不少点子。这不,月坛街道的汽北驿站就在每周固定时间增加了专门的清真点心、菜品供应,满足特定人群需求。

驿站站长冯杏告诉记者,在日常的订餐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提醒、帮助老人在父母食堂点餐界面填写备注:如更加软烂、主食只吃面食、正常硬度等,以便更加个性化供餐。

相比之下,自己开火供餐的广外街道白菜湾养老驿站更加领先,不仅每一位常客都在驿站拥有专属饭盒,还标注了每个人的忌口事项。

比如有的老人不吃葱蒜,就在他们的饭盒上贴个纸条,写上不放葱蒜。有的老人没有牙齿了,饭菜就需要剁碎处理,也会写在饭盒上。驿站负责人刘林说。

不仅如此,老人专属饭盒上还贴着驿站的座机、手机号,一旦对菜品有任何问题,都能第一时间联系到工作人员。

为了让老人的选择更多,白菜湾驿站在必选项以外增加了很多自选动作。像驿站自己做的豆包、用牛奶和面蒸的馒头、相对较软又不失筋道的窝头,都是老年人的心头好。

我们家都吃驿站的主食,一周不重样,而且品质和口感都有保障,我就到后厨参观过厨师打豆馅。居民赵女士说。

在驿站的菜单上,记者还看到了58元一份的油焖大虾等硬菜。刘林说,这是给那些牙口好、嘴壮的叔叔阿姨准备的,满足他们吃香喝辣的需求。

但这样的菜品控制尤其严格,在保证口味的同时,油、盐的用量比外面餐馆还是要低,让老人吃得美味又健康。刘林表示。

升级未来增加个性化菜品比重

如今,77家养老助餐点构成的父母食堂已经获得了老人们的初步认可,正在着力推进项目优化、细化。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吸纳更多养老助餐点加入父母食堂。优化配送力量,让老人在辖区内可选的驿站更多,甚至可以在相邻街道的父母食堂点餐。

不仅如此,未来,父母食堂还将引入社会化餐饮主体,让老人们以更加实惠的价格品尝到各大餐厅的个性化菜品,探索出一条公益性、社会化相结合的养老助餐之路。

如今,北京已跨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预计2035年,全市老年人口将接近700万人。面对快步而来的银发浪潮,从办好父母食堂做起,循序渐进地填补城市服务的空白,让老年人体验舌尖上的关爱。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北京新推出77家父母食堂,一大批老人吃饭不再难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4904.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