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后,去哪养老?怎么养老?这是老年人最关注的问题,也是每个人迟早会面对的问题。
七普数据显示,成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376万人,占比近18%。《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中提出,要增强养老托育服务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日间照料和助餐助洁助行等服务。
成都发布城市留言板专栏
启动《我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言献策》活动邀请每一位市民
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建言献策
成都市人大代表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方方
带来了他关于养老的建议:
希望大力推进、普及社区养老综合体建设,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在社区养老综合体引入市场化专业机构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让社区养老成为居家养老的补充和延伸,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
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
怎样发展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
市民、企业机构、专家
都来现身说法,提出了他们的建议
↓↓↓
老年人说:
社区养老体验感不强
建议普及基础医疗、助餐等服务
成都的老年人普遍选择如何养老?又期待如何养老?记者在成都街头随机采访了15位65岁以上老人。
采访中,除了4位老人表示将在行动不便的时候选择机构养老之外,其余老人都认为,居家养老会成为自己坚持的养老模式。但若加上社区能够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的前提,15位老人都对记者表示,最期待社区+居家的养老方式。
老人们对多元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有很多期待。但基本上都绕不开这几个关键词:医、食、住、行。希望有老人餐桌、社区食堂;希望社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可以少跑几趟大医院;希望有日料、托管,并且服务专业到位;还希望能有专业的上门服务,能让自己在腿脚不便时,不至于独自拄拐或坐轮椅出门办事、求助。
▲养老服务综合体
年近七旬的方方,长期关注社区养老话题。去年,方方曾作为成都市人大代表成华专题调研组成员,随调研组专门进行了一次成都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题调研。
调研显示:当前,由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助餐服务点等社区养老设施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市场化运营困难较大,企业或社会组织不愿意投入,从而导致社区养老服务质量难以满足老人的需求。这样一来,居民对日间照料中心、助餐服务点等利用率逐渐走低,导致了部分养老设施难以为继。
在方方看来,这说明了社区养老缺乏对新模式应用的可持续性研究。目前,成都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兜住了许多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底,但对大多老年人的普遍需求还缺乏精准评估和有效对接。这也是老人们认为当前社区养老体验感不够强的重要原因。
对此,方方建议,一方面,应大力推进和普及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的建设。综合体中应提供多元化服务,尤其基础的老人餐、医疗护理、日料托管等服务,应成为社区标配。
另一方面,应深入研究公建民营模式下的社区养老设施的盈利模式,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积极性,推进成都市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
养老机构说:
服务多元很重要
要精准匹配老人需求
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现每个街道及有条件的镇至少建设一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日前,已有多个街道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开始运营。
目前成都正在推进建设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是将医疗保健、机构养老、专业护理、康复理疗、营养配餐及养老培训等多个单体机构整合为一个智慧康养平台。在投入使用后,将为老年人提供住养、康复、护理等全方位的服务。
以成都首个开放运营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沙河源街道友联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为例,该综合体实际使用面积为2100㎡,设有养老床位38张,可为辖区内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托、全托,以及居家上门服务等专业化养老服务。
▲友联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的适老化设施
此外,目前,沙河源街道友联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运营企业还在依托养老服务综合体,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适老化改造、上门居家养老服务、康复器具租赁等服务。
沙河源街道友联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运营负责人表示,从运营上来说,按照专业的医疗设施配置和专业护理人员配置,加之管理人员、房租水电、厨师保洁等后勤工作人员工资成本,日常运营成本往往会大于收入。所以对于综合体未来的服务提供方面,必须深入社区了解具体情况,再匹配精细化养老服务,让服务更丰富,更聚焦。
专家说:
避免千人一面
社区养老布局不能照抄模版
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应该怎么建,才能在真正满足老人需求的同时,又能避免企业不愿投入、市场化运营困难的局面?
在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教授看来,这是一项需要每个社区都来做细、做深、做实的工作。首先,要避免千人一面。不论从人口结构来看,还是从配套基础、产业基础、管理模式等视角来看,每个社区的情况、特点都不相同。那么各个社区养老服务的定位、模式就不能是一套模版,更不能照抄照搬,而是应该立足特色,各有侧重。
▲肖家河老年大学
另一方面,老人需要什么,得花心思花力气去了解。现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没人去花心思了解老人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社区治理是绣花功夫,布局社区养老,那么本社区的老人们有哪些特点,有哪些需求,就要彻底摸清。
杨一帆表示,当前成都在社区精细化治理方面已有实践基础,可以立足于这一优势,通过网格员、志愿者等,将老人的需求摸底工作做细。这样一来,不同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一定是差异化的,不会一刀切,也一定能够精准对接到老人的现实需求。
杨一帆认为,社区的养老服务,应吸纳专业机构入驻或领办,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但在服务质量、服务评价体系和监管机制上都要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让老人认可,让运营可持续。
在杨一帆看来,除了政府部门应对机构予以明确的等级评价体系、服务质量监管等,还应放开社会第三方来对社区养老引入的专业机构进行评价。养老机构一时间很难实现像大众点评或旅行平台一样的开放型社会评价,他认为,但可以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介入,甚至组织市民代表抽查,形成机制。
成都发布城市留言板专栏
我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言献策活动
继续火热进行
邀请每一位市民
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建言献策
或许
您的一句好声音
一个金点子
就能转化成
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的
一个好政策、好措施
为幸福成都留下一个新注脚
本文标题:社区养老服务如何完善?他们提出这些建议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dongtai/17966.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