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期发布了《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1)》,覆盖了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有效样本7438份。
报告显示,退休养老收入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子女赡养、劳务工作、投资等各项收入之和。在居民养老收入结构中,基本养老保险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占比高达83%;其次为银行类产品、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保险类产品等。
收入预期方面,大部分受访者(约68%)期望退休养老收入水平为退休前收入50%-100%,15.2%的受访者期望养老收入水平比退休前收入水平高。但已退休受访者中,大部分(64%)退休养老收入水平不如或者勉强达到退休前收入水平,29%退休受访者收入不足退休前收入一半。
调研还显示,在期待的养老方式方面, 66%的受访者选择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商业养老社区和候鸟旅居养老都是受访者所考虑的替代或结合方式。
据公开数据,2021年末中国人口14.1亿人,60岁及以上人口2.6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2%。有预测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快速提升,预计至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三分之一,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3.7亿。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当前,从养老储备看,养老压力日益加大,居民家庭财富亟待向长钱养老转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问题突出。2020年中国居民财富总额突破78万亿元,仅次于美国;但中国居民财富的60%为房产,占比仅40%的金融资产中还以现金、短期储蓄和理财等居多,在老龄化背景下养老财富储备面临较大挑战。
基本养老保险发挥压舱石作用
此次调研中,29岁及以下的受访者占样本的19.72%,30-55岁占比最高,达73.97%,55岁以上的受访者占比为6.31%,受访者分布相对年轻化。
教育程度方面仅八成受访者受过高等教育。收入方面,65.5%受访者个人税前年收入低于20万元(含20万元)。
调研显示,实际和预期退休收入中,约83%的受访者选择了基本养老保险作为退休后收入的来源;此外,约38%的受访和选择了储蓄、理财等银行类产品,30%选择了企(职)业年金,29%选择了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税延养老保险、投资连结性保险(含万能险)等保险类产品。即银行类产品、企(职)业年金、保险类产品被三分之一左右的受访者认为是退休后收入的来源构成。
退休收入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发挥了压舱石作用,是最为核心和重要的退休后收入来源。
通过对比退休人员和未退休人员对退休收入和预期退休收入的结构差异,报告发现:
一是未退休人群对企(职)业年金的预期更高,大约是已退休人群的两倍,这与其推广时间较晚相符合,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企(职)业年金覆盖面逐步扩大。
二是保险作为退休收入来源在两类人群的养老收入结构中占比最为稳定,仅存在2%的差异,这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特性相符。
三是劳务工作收入方面,退休人员比未退休人员高出约6%,体现出退休人员持续发挥余热的意愿较为强烈。
从调研结果来看,基本养老保险在养老收入结构中的占比较高。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当下,基本养老保险赡养负担正不断加重。未来仅靠基本养老保险,只能提供基本养老生活保障,很难维持较高质量的养老生活。
保险成为家庭资产配置重要组成
调研显示,从受访者收入分配的情况来看,日常消费支出、子女教育、买房购车是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收入分配占比较高的三项,除前三项以外,养老储蓄、保险、投资在未退休受访者当中吸引力不相上下,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根据其需要配置。
值得提及的是,各收入区间购买保险的受访者占比相对稳定,保持在30%上下的水平,或是由于保险兼顾储蓄投资和风险保障的双重属性,是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29%退休者收入不足退休前一半
收入预期方面,调研显示,大部分受访者(约68%)期望退休养老收入水平为退休前收入50%-100%,15.2%的受访者期望养老收入水平比退休前收入水平高。
然而,已退休受访者中,只有7%的人员退休养老收入水平达到退休前收入的一倍及以上,大部分(64%)退休养老收入水平不如或者勉强达到退休前收入水平,29%退休受访者收入不足退休前收入一半。
报告显示,虽然受访者对基本养老保险的预期和依赖度都很高,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造成了生活成本的不断攀升,63%的受访者认为仅依靠社保(基本养老保险)较难甚至极难实现理想中的退休生活,只有15%的受访者有信心能实现心中期望的退休生活。
调研还显示,养老规划行动力不足。从养老规划的完善程度来看,大部分受访者(约52%)具有退休规划的意识,但还未有着手规划。实际付诸行动者较少,约为27%,其中有完整规划的人寥寥无几,仅有4%。还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从未想过退休规划。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受访者,均有一定比例选择了要在当前年龄段前开始规划养老,侧面体现出养老规划抢先抓早的心态。特别是50岁以上年龄段的受访者,其中62%认为50岁之前开始着手规划养老更好。
养老投资规划方面,受访者意愿强烈,超过75%的受访者愿意或者非常愿意规划养老投资,但困难也相对集中,制约了养老投资从意愿向实际行动的顺畅传导。
从最为普遍的困难来看,排名前三项的主要有:没有额外收入来支持养老投资规划,担心养老投资的风险过大,超出承受能力,以及认为自身专业知识不足,难以进行养老投资规划。此外,缺乏时间打理投资、养老产品选择困难、现有产品不符合需求等原因同样起到了一定的制约效果。
从养老规划和养老产品选择方式来看,自主规划最为主流,占比高达68%,依托专业机构协助次之,占比48%。依托子女协助、完全委托机构和依托朋友协助的比例依次递减,分别为22%,13%和9%。
从养老金融产品整体接受度看,仅有6%的受访者非常了解养老金融产品和普通金融产品之间的区别,47%的受访者不了解,47%的受访者基本了解。
从养老金融产品的选择来看,保本、附加养老服务(包括健康服务、社会服务等)、低风险和中低风险都是大众心中期望的养老金融产品所具有的特点。同时,选择中高风险或高风险产品的额比例合计不足20%,说明大众对养老金融产品的风险偏好普遍较低。
养老生活方式选择多元,居家养老是主流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商业养老社区哪种才是大家期待的养老生活方式?
调研显示,在期待的养老方式方面,居家养老是主流,66%的受访者选择了居家养老。37%的受访者选择社区养老,17%的受访者选择机构养老,14%的受访者选择商业养老社区,还有28%的受访者选择候鸟式旅居养老。
40岁以下的中青年群体,对候鸟旅居更加青睐,或是因为当前身体状况较好,养老规划愿景美好,相较于固定的养老场所,更倾向于动起来。
调研还显示,受访者非常关注完善的医疗服务和照护服务,良好的居住和社区服务设施,希望能够及时发现疾病并有能力治疗。同时,充足的资金保障需求同样不低。
总体而言,受访者关注的养老问题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一是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对数量、种类和质量提出要求;二是希望政策稳定、可持续,做到公开、灵活和普惠;三是期待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更专业的金融服务;四是希望可以获得更多的养老相关咨询,通过养老教育,构建养老观念与意识。
推动养老财富储备发展四大建议
针对调研反映的问题,报告提出了推动养老财富储备发展的四大建议:
一是加快政策顶层设计,扩容、扩面加强养老储备。制度建设层面,应进一步加快完善养老金融制度的顶层设计,明确养老金融产品的内涵,推动养老金融配套政策与极致的协同;信息化建设层面,应逐步构建多层次、多只猪养老保险体系信息化平台,加强政策、产品及购买渠道的便捷性和普惠性;从数据化建设层面,应进一步构建深化养老成本指数、养老消费指数、养老医疗指数等相关数据,为养老财富规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是加快推进养老金融教育,提升民众养老规划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
三是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服务供给,满足大众多层次养老需求。民众的养老产品服务需求广泛而多远,个性化诉求分化,同样需要专业的指导。持续提升专业养老金融产品服务的供给水平,匹配民众差异化多元化的养老诉求,是养老金融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是加快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营造适老化氛围。
注:文中表格均来源于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责编:桂衍民
本文标题:我国养老财富储备如何?基本养老险是压舱石,居家养老是主流,这四大建议值得了解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dongtai/18923.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