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数据都表明,当前人口形势不容乐观。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披露,2020年末,我国人口总抚养比为45.9%,连续3年上升。总抚养比中,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较10年前提高了7.8%。
所谓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这是反映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指标之一。当前,我国每100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近20名老年人,这意味着,5个年轻人需要负责1位老人的赡养问题。
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45‰,创下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而在今年5月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8.7%。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此前介绍,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比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韩国、日本,中国的老龄化速度较快。
老龄化速度加快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陆杰华表示,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推行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2011开始,国家逐步放开计划生育限制,开始推行二孩政策三孩政策,但在陆杰华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生育政策的放开效果远不及预期。陆杰华认为,2020年出生人口为1200万,若今年出生人口低于1000万,加上老年人口比例和规模的逐步扩大,极有可能提前5-10年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情况。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文件中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将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陆杰华指出,人口老龄化加速改变了社会形态,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在不断的增长,还将改变未来的经济结构。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也认为,随着老年人口扶养比的上升,老年人越多,工作的人越少,会引起消费下降、投资下降、经济增长下降。
持续呈上升趋势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也引发公众关于养老问题的担忧。朱民直言,老龄化成为当前目前发展的转折点,我们需要新的工具、新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老龄化带来的新的宏观经济、金融和民生方面的挑战,提早做预案。
本文标题:出生率创历史新低,老龄化速度加快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dongtai/20062.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