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老年群体的急难愁盼,努力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安的幸福愿景,一直是基层养老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做精苏式生活典范,从服务多样化、资源整合化、对象分类化等方面着手,积极开辟苏式养老新途径,探索出一条原居安老的新路子。
坚持体系构建为养老服务添翼
截至今年上半年,平江街道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43983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9.88%,老龄化程度较高。不离亲、不离家、不离群,在家门口安享晚年,是许多老年人最朴素的愿望。
平江街道按照南、中、北3个区域,集约利用优势资源,串联功能区域,不断完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助餐配送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目前,该街道已建、在建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有3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4家,助餐点8家,助浴点4家。老年人助餐、配送服务覆盖全部23个社区,覆盖率达100%,日均服务老人1000余人。
我们组建了一支以全科社工、专业医师、养老服务员、志愿者、网格员为班底的暖心拐杖养老服务队,定期开展敲敲门活动,为老人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慰藉、身体康复等服务。社区内部还设卫生服务站,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轻松享受健康体检、基本医疗护理、用药提醒、取药等服务。梅巷社区党委书记顾辰晏说道。
平江街道梅巷社区获评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其他社区树立标杆。
聚焦刚性需求为养老服务赋能
66岁的汪燕住在平江街道拙政园社区,最近刚从常州搬来苏州带孙女。刚到苏州定居,她对周遭的一切都很陌生。平日里去菜场买个菜,或是带孙女出去转转,汪燕根本记不清该往哪儿走,很是苦恼。
辖区内背井离乡的老漂族众多。街道针对他们的需求,在背街小巷、居民大院张贴15分钟生活圈导视图,涵盖周边的政务服务、生活配套服务载体。自从有了这张资源地图,哪里有医院,哪里有商超,一目了然,成了我们老年人出行的快捷平面导游。汪燕乐呵呵地说。
针对老年群体的刚性需求,平江街道还携手苏南万科物业,以平江历史街区一号地块为试点,启动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打造专业管家知心管家志愿管家3支管家队伍,破解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人在生活照料和长期护理上的难题。据悉,专业管家由万科物业的党员和普通员工组成,每500户居民配备1位;知心管家由社区工作人员组成,通过入户走访掌握老人需求,解决他们的难题;志愿管家由有一技之长的辖区党员和群众组成,通过组织预约、开展活动等形式为老人提供便民服务。
街道还与娄江卫生服务中心、蓝天救援队等合作,组建医疗护理、心理帮扶、居家照护、康复护理、应急救助五色志愿服务团队。街道还建立了《平江街道空巢独居老人关爱服务记录册》,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健康管理、退休规划、辅具租赁等服务。截至目前,已服务老人4000余人次。
探索智慧服务为养老工作增效
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平江街道始终将养老服务供给作为深化基层治理创新的重头戏,不断推动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推出智慧体验馆迷你老博会等,将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从容。
大家好,我是来自梅巷社区的高荣林,今朝,我要给大家朗诵的是《沉默中的忠诚》在街道打造的有声梅巷文化浸润式体验馆内,退休的支部老书记高荣林正通过录音软件录下朗诵的文章,然后上传到吴声献党音频专栏中。在高荣林看来,有声读物不是年轻人的文化专利,也可以是老年人的精神寄托,为他们的养老生活添彩。据悉,每天都有20余位老人来这里乐享听觉大餐。
当下,许多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但原有的家庭设施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新的生活需求。为此,街道定期开办智能老博会,遴选各类适老化智能产品进行展示、体验、销售、租赁和科普。
老博会上,各种适老化智能设备琳琅满目:智能药箱能够协助老人配药、提醒吃药,避免吃错药、忘吃药等情况发生;智能床垫可以监测使用者的生命体征、睡眠信息,然后上传至App端,让子女不再担心;台式放大镜在普通阅读灯功能之外,增加了放大镜功能,非常适合老年人和弱视人群街道还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设智慧课堂,教授老年人玩转掌上科技。课程开设至今,累计帮助万名零基础老人熟练掌握公交车到站时间、手机智能支付、App预约挂号、使用旅行App等功能,带领辖区老年人共同迈入智能新时代。
街道将继续多措并举探索基层养老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为老服务水平,提升老年人群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老年人打造银龄港湾。平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琰这样说。
本文标题:江苏:在苏州,苏式养老成新宠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dongtai/20641.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