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设施落后、环境简陋的托老院,发展到如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养老公寓;从最初只有少数养老机构,发展到现在养老机构遍地开花;从最初只能提供单一的养老看护服务,发展到现在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发展迅速、充满活力、遍地开花的新格局。在全省养老服务政策落实情况绩效考核中,我市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创新实施的社区居家民心工程等多个单项工作受到省民政厅的表扬,并获得省奖励资金,经验在全省推广。
有效保障——扩宽资金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得快不快、好不好,有无资金保障是关键。”市民政局养老联席办负责人吴少伟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基本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水平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在养老服务设施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民政局积极扩宽资金来源渠道,逐步推动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协同的多元投入机制。
“环境好,住得很舒心,平时和老朋友一起下下棋,看看书,写写毛笔字,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开心。”5月26日,记者走进信都区第一中心敬老院,看到院内绿树成荫,干净整洁。老人们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一起下棋,有的在看书……一幅温馨祥和的场景。
“我们一直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为老人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敬老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建有单人间、双人间等不同房型,室内都配有独立卫生间、有线电视、无线呼叫等系统,还设置了评估室、棋牌室、阅览室、书画室、心理咨询室等,为老人提供多种服务。养老院还在每个区域都设置了护理站,配备公共冰箱、饮水设备,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有专门的营养师为老人制作营养餐。现代化的餐厅可容纳200名老人同时就餐,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每餐会送饭到桌前。
“养老院给我们统一配发了衣橱、床等家具和衣被等生活用品。对我们照顾的十分周到。”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他在这里生活很舒心。
优质服务源于充足的资金保障。据了解,2017年至2020年,市民政部门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资金1.87亿元,市级累计安排福彩公益金2072万元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养老床位总量突破4万大关,达到4.93万张,比2016年翻了一番。
“除了政府和公益资金支持,我市还通过以奖代补、减免相关行政性收费和给予水电费优惠等方式,引导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吴少伟说。
创新服务——打造农村养老“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新模式
随着全市人口老龄化比例逐年递增,失能及部分失能老人数量将大幅增加,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十分旺盛。由于乡镇养老院基础薄弱,床位有限,规模较小,无法有效辐射整个辖区。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威县作为市级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充分发挥河北省唯一县级综合改革试点的优势,打破政策界限,释放农村民办养老机构潜力,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水平,探索出一套“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的新型养老机构模式。
2008年,威县章台镇三益庄村村民刘金财想在本村开一家养老院,苦于没有土地规划和建筑资源,一直未能成行。后经县委、政府协调,由其个人出资改建了一家闲置的幼儿园,形成了今天威县章台镇敬老院的雏形。发展至今,这家养老院已从最初的不足35张床位,发展成为建筑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拥有3栋独立老人居住区和超过300张床位,且配套设施完善、服务质量较高的民办养老机构,并被河北省民政厅评定为3星级养老机构,也是目前威县最大的民办养老机构。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像章台镇这样,享受闲置土地建筑资源的养老机构还有:威县常屯敬老院、威县常庄孙庄敬老院、威县梨元屯敬老院、威县侯贯镇狼窝敬老院、威县张营乡敬老院等数十家机构,均为政府协调闲置学校、厂房、商业场所等用于养老事业发展。目前,威县共有养老机构43家,其中民办机构41家,运营状态均十分良好。
除此之外,威县还充分用好各类资源,将闲置学校、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联建点免费提供给投资主体,用于养老机构建设;探索将特困供养人员供养经费直接拨入机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在全省率先探索县财政护理补贴,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标准将护理补贴拨入养老机构。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养老机构由原来的6家增至42家。
如今,威县全县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达到80%以上,远高于51.6%的全国平均水平。去年11月,威县代表河北省在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将这一经验做法全国推广。
“近年来,我市聚焦打造‘美丽邢台、品质养老’特色模式,不断深化养老服务体系综合改革,通过试点探索,促进试点地区率先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吴少伟说,威县经验已在我市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便利于民——建成“十五分钟服务圈”养老服务送上门
除了入住养老院,还有很多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为了让他们在社区也能享受到高质量养老服务,很多社区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根据社区实际情况,下设日间照料、康养娱乐等多个版块。周边社区居民,特别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建成社区和居家养老中心145个,服务覆盖所有城镇街道。建成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136个,农村互助幸福设施4249个,服务覆盖75%以上城市社区和90%以上的建制村。老人们白天在社区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这正是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是为老人建的一个‘新家’,服务和满足老人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为老年人打造不离亲、不离家、不离群的‘十五分钟服务圈’。”吴少伟说。
每天中午,陈素华老人都会如期来到信都区育才社区日间照料站,等待她的是营养丰富、搭配均衡的午餐,比如今天热腾腾的鸡蛋焖饼和蛋花汤,对于这份12元的午餐,陈素华老人只需要花费2元,剩余10元则由政府和爱心企业河北翊枫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
这一举措,是信都区政府实行的购买养老服务助餐项目,也是我市社区养老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失能和半失能等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助餐服务需求,信都区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助餐项目,以“个人掏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多方支撑、多元参与方式,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符合老年人特点和膳食营养的健康安全餐。
我市还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搭建起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让更多的行业参与到养老服务中,老年人通过拨打热线提出自己的需求即可获得各种相应的服务。
5月20日早晨刚刚上班,顺德北社区康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人员手机中就接到这样一条信息。“4单元2号楼张大爷需要擦玻璃。”1个小时后,张大爷家中的玻璃已被家政人员擦得干干净净。顺德北社区康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采取“居家养老服务+物业服务+家政服务+社区配餐服务”等多产品、多维度,有偿加公益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重点围绕便民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医疗卫生、文化文艺、营养配餐等服务为社区老人提供方便。
“护”无止境——提升专业水平满足多元需求
“家里没人照顾,老人生活上不能自理,请保姆费用高,有点病痛,做子女的也不知道怎么护理,在养老机构生活上有人照顾,还有别的老人做伴,逢年过节的也会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何乐而不为呢?”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养老机构专业的养护服务是他们选择的初衷。
“在入住医专养护中心前,心里对养老机构还是有顾虑的,就怕他们对老人照顾不到,怕老人生活的不好。到现在入住半年多了,我父亲病情都有了好转,也看到护理人员的专业和用心,顾虑全都打消了。”马计平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
现年73岁高龄的马计平老人,是去年10月份入住医专养护中心的。半年前,他因脑出血完全卧床,卧床期间因护理问题导致身上多处压疮,入住中心后,中心医护人员通过对老人的身体情况及压疮程度进行评估,制定了专门的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周瑞芳是马计平老人的责任护理员,她按照护理计划,每日为马计平定时翻身、检查皮肤、配合医护人员换药、加餐等,在她悉心照料下,马计平的压疮很快有了好转,老人和家属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根据特殊老年人群的多元化需求,我市除了持续提高特困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标准,还不断提升照护服务人员能力,提升失能失智人员照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2018年以来,市民政部门通过外聘专家讲座、职业院校实地培训、网络开班授课等方式,实现了对全市225名机构负责人、2200余名养老护理人员两轮轮训目标,机构负责人管理水平、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今年,按照民政部门的统一安排,医专养护中心委派12名护理人员参加了专业的养老护理员培训。通过‘线上视频+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学习了老年人日常照料、基础护理、应急处置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等专业内容,这些课程为我们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护理人员周瑞芳告诉记者,通过每年的定期培训学习,她们将所学、所见、所闻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日常护理水平,达到了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的目标。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日益加深,老年人护理需求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多元。既需要增加护理服务供给数量,也需要加强现有人员的素质培养。在居家护理中,大多数老年人属于慢性病患者,这就更需要全科护士护理,除了治病,老人还有心理、精神上的护理需求,只有不断提升养护服务质量,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吴少伟告诉记者,我市将养老服务人才纳入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除了加大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培训力度,还探索建立了市、县、机构三级培训体系,促进岗位要求与护理人员能力与知识的有效匹配,推动养老护理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提升,更加适应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在提升养护能力的基础上,我市还不断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咨询、康复服务、心理咨询、精神慰藉、双向转诊、免费体检、临终关怀等全方位养护服务,并在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置了健身康复室,配套了健身和康复设施,帮助老年人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来满足老人多元化需求。
本文标题:邢台丨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dongtai/2334.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