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衡水市尚有农村贫困失能半失能人员6043人,占未脱贫人口总数的28.7%。这个群体因残疾、年迈、疾病失去或部分失去自理能力,无法通过产业就业帮扶实现脱贫,其中更有部分人因为没有赡(抚)养人成为困中之困、难中之难。为了让这些困难群众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衡水市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实施了农村贫困失能失养人员集中供(医)养模式,对2204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失能失养人员实行了集中供养,取得了良好成效。省委书记王东峰对衡水市农村贫困失能失养人员集中供(医)养模式作出批示,并要求在全省推广;在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中残联召开的脱贫攻坚会议上,衡水市作典型发言,民政部对该经验进行了专题调研;2020年,衡水市在全省养老服务绩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整合资源,做好场所建设。实现集中供养,场所建设是关键。衡水市按照整合资源、盘活存量、集约发展、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对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县乡卫生机构闲置床位进行整合,合理规划贫困人口集中供养区域,形成了以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为主体、专业医疗机构为辅助、民办养老机构为补充的集中供养模式。将全市农村特困人员供养中心(敬老院)进行重新规划利用,在生活服务、医疗康复、文娱活动、消防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建设贫困失能失养人员集中供养中心;各县(市、区)充分利用县(市、区)、乡(镇)卫生院场地、设施和医疗资源建设覆盖辖区的医养结合集中供养中心;在政府办养老机构床位不足的情况下,由政府出资购买民办养老机构服务,承担剩余集中供养任务。此外,衡水市还支持鼓励各县(市、区)通过整合政府闲置设施建设集中供养中心,例如阜城县贫困失能失养人员集中供养中心是利用原县医院旧址部分房屋改建而成,冀州区贫困失能失养人员集中供养中心是利用乡镇闲置学校场地改建而成。
冀州区医养结合集中供养中心内,工作人员为供养对象提供照护服务。
精准识别,实现应养尽养。农村贫困失能失养人员集中供养的对象主要包括先前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无人照顾的重度残疾人、年迈的无儿无女人员,以及当地政府确定的由政府兜底或提供无偿、低偿集中供养服务的其他人员。为做到精准识别、应养尽养,衡水市成立由扶贫和民政部门组成的信息调查小组,负责农村贫困失能失养特殊群体的信息调查,排查产业收益、供养需求、赡抚养人情况、自理能力等,建立农村贫困失能失养人员信息台账,对符合条件的安排其本人或亲属与集中供养中心或者医疗机构签订供养协议,由民政部门负责安排入住;也可由贫困失能失养人员本人、其委托人或者所在村委会向村或乡镇提出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核,符合条件的可办理入住。由民政、纪检等部门牵头,负责对收住资格审查环节进行全程监督检查,确保切实起到兜底保障作用。
阜城县医养结合集中供养中心内,医护人员帮助供养对象做复健运动。
分类供养,实行多样化照护。衡水市坚持按需供养、分类施策,根据供养对象实际情况提供不同供养方式。半失能人员由农村贫困失能失养人员集中供养中心进行供养,提供生活照护、健康咨询、精神慰藉、文娱活动等服务;完全失能或患传染病、精神类疾病人员,委托专业医院建立的医养结合集中供养中心进行供养,提供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对于自愿分散生活的人员,明确委托照料护理人,由民政部门与照料护理人签订委托照料护理协议,落实照料服务责任,确保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全面覆盖、多样供给、尊重自愿、各取所需的照护体系,满足了贫困失能失养人员的多样化照护需求。
完善服务,提供全方位照料。衡水市充分考虑失能失养人员的现实需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完备的康养服务机制。提供医疗康复服务,为每位失能失养人员建立健康档案,根据自理能力实施分级护理,提供基本医疗、康复训练、健康咨询等服务;提供生活护理服务,包括清洁照料、睡眠照料、饮食照料、排泄照料、病情照料等,保障失能失养人员的基本生活和生命尊严;提供情感关爱服务,在失能失养人员中开展文娱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定期开展心理疏导,使他们获得情绪安抚和情感慰藉;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对临终人员开展安全照料,对坠床、跌倒、呼吸困难等情况进行风险干预和及时救治。
冀州区集中供养中心活动室里,老人正在锻炼。
资金保障,确保机制可持续。有效的资金保障是公益养老绕不过的难题,衡水市按照多方整合、政府兜底思路筹措资金,有效确保了供养资金的可持续。在受供养人员自愿的前提下,整合受供养人员的社会救助(特困、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老年护理服务补贴等)资金、扶贫产业农户收益资金等由供养中心统筹使用,用于基本生活、照料护理、疾病诊治等方面的支出;供养资金不足部分,由各县(市、区)财政统筹安排,市级财政综合入住率、照护质量等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各县(市、区)予以补贴,确保供养中心正常运转、供养机制可持续。
农村贫困失能失养人员集中供(医)养模式,变单一的物质救助为物质救助+医疗救助+身心救助多重保障,收到了政府、医养机构、兜底保障对象多赢的效果,为兜底保障养老服务工作找到了新路径。该模式实施3年来,让2311名失能失养人员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本文标题:衡水:为贫困群众撑起养老保障伞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dongtai/6701.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