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5个案例获评全省养老服务领域创新典型案例
时间:2022-10-01 13:57 来源: 作者:小通 人浏览
近日,省民政厅下发《关于公布2021年度全省养老服务领域创新典型案例的通知》(鲁民函〔2021〕108号),公布了全省50个养老领域创新典型案例。其中,我市5个案例入选。
今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紧紧围绕解决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创新实践活动,持续增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1年度全省养老服务领域创新典型案例(威海市)
★威海市:《实施四专员工程提升养老机构服务安全质量综合监管水平》
★环翠区:《深挖发展空间创新服务形式探索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
★文登区:《睦邻互助+N模式破解农村养老困局》
★荣成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荣成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荣成市:《三位一体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服务安全管理水平,有效破解综合监管难题,威海市着力构建四员四化四管模式,在制度上下实功,在做法上用实劲,在成效上重实效,推进养老机构从量的发展到质的提升。
创新四员机制压实监管责任
围绕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难题,制定《养老机构四专员工作机制方案》,从部门、机构、社会、家属等层面招募组建542名养老机构四专员队伍,将属地、行业、部门、主体、社会等责任有机统一,实现院有人管、事有人干、责有人担。
创新四化举措细化监管重点
建立指向社会化、培训专业化、载体网格化、方法程序化综合监管格局。
指向社会化,即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养老机构服务安全重要标准,出台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办法,通过设立专员方式,建立等级评定与服务安全挂钩奖补机制。实施动态监测评估试点,委托专业机构季度监测,邀请社会监督专员参与,监测结果定期公布,成为社会公众选择养老机构的重要参考、民政部门有的放矢强化监管的风向标。
培训专业化,即制定专员标准规范年度培训计划,分层分类实施培训,全面提升专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方法、服务技巧等水平,逐步建立持续稳定的培训机制,紧跟业务前沿,狠抓政策落实。年内累计组织近20期1900人次培训工作,专员培训覆盖率达100%。
载体网格化,即在机构内部,把专员定员定岗作为优化综合监管工作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逐项梳理专员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规范,将专员姓名、联系方式、工作职责等情况统一公示。全年机构专员通过自检,发现问题780个。充分发挥专员监督作用,在机构显著位置设置联络包帮牌,及时指导、化解、帮助解决各类问题,累计帮扶化解300余项。
方法程式化,即以专员为基础,按照政府领导、民政组织、机构自律、社会监督的基本格局推动养老机构综合管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管理体系。
突出四管成效确保监管成果
管得精准。进一步提高专员标准意识,打造服务安全有标准可守、服务质量有规矩可循的常态化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制定养老行业标准、企业标准500多项,12家养老机构、先后获评省级、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单位。管得明确。通过强化学习、严格管理方式,全面落实全员安全责任制,让专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服务质量提升、安全生产排查整改等各环节,推动养老服务安全形成自我监管、自我提升的循环机制。
管得得力。在专业设立上,充分整合民政、市场监管、消防等多部门专业力量,实现跨区域、部门、层级互联互通,特别是安全生产专员设立,打通食品、消防安全各领域,集合政府部门和属地管理多层力量,深度精准把脉养老机构,制定一院一策整改方案,在检查、整改、提高上形成闭环,让分散监管转为综合监管,促进机构服务安全新提升。
管得透明。通过公开公示、邀约招募等办法,组建热心养老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机构入住老年人子女等构成的社会监督队伍,随时监督养老机构服务安全,保证质量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