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抱团养老又兴旺起来,首次面向全国征集老人
时间:2022-10-01 14:23 来源: 作者:小通 人浏览
杭州老人朱荣林最近心情特别好,因为看起来,他组织的抱团养老人员又兴旺起来了。朱荣林和老伴王桂芬,一个81岁,一个75岁,住在200多平方米的杭州瓶窑的三层农家小别墅。直到推出抱团养老后,来自全国的客人到访不停,别墅这才热闹起来。抱团养老就是邀请其他老人到他们家里,一起过寻常日子。
但是过去的三个月,杭州抱团养老经历了至暗时刻,一共只有房东朱荣林夫妇和另外两个人在,其他老人因为疫情影响已陆续退出。相比于巅峰期的十几个人,很落寞。朱荣林甚至想过放弃。
经本报持续跟踪报道,如今抱团养老又有了新起色。在原来四位成员的基础上,多了三位分别来自北京、山西、河南的老人,一下子又热闹起来。这给抱团养老这份事业重新注入了信心。
抱团养老基地,朱老师的小别墅
上海王成为主心骨
今年5月到8月这段时间,抱团养老只有4个人。人越少,压力就大。抱团养老实行费用分摊,每个老人上交一定的房费,这些钱拿来请人烧饭、搞卫生等。人少了,房费就少了,而基本花销基本是不变的。
疫情初起时,抱团养老原先的团队被迫解散,朱荣林经过两个多月的犹豫,决定在5月份重新开张。那时,上海王第一个站出来响应。
上海王的名头是朱荣林给叫出来的,他真名朱奎兴,75岁上海人。他不是新人了,是第三次来抱团了,前两次因家中临时有事而退出。这次来,他铁了心要一直待下去。
过去的3个月,为节省开销,朱荣林没请厨师,都是上海王做饭烧菜。上海王有这个功底,他退休前常年在列车上当厨师,做的都是南方菜。
1968年,上海王支援内地去了西安铁路局。在西安,他和妻子生下两个儿子,上世纪90年代妻儿回上海,他直到2003年才回来。后来,他和妻子离婚了。说起两个孩子,他非常愧疚。他说孩子们结婚时,他没给他们一分钱,都是孩子自己搞定的。他很为孩子骄傲,也不想给孩子添麻烦,自己跑来抱团养老。
上海王现在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退休金,同时银行里存有一笔钱,每个月约有2000多元的利息。我每年攒的钱不少啊,我非常非常节约,每年能存款五位数。这些钱足够他开销,他也不用孩子们给他钱。我将来遗嘱会写得很明白,这些钱就是给儿子孙子的,作为弥补吧。我不需要他们回报,我非常惭愧,愧对他们。希望能弥补一下。
如今,他安心在朱荣林这里,并主动要求最差的一个房间,一个月要付700元。他每天晚上8点睡觉,早上3点多准时醒来,下楼烧水、放鸡、锻炼身体,然后给大家做早餐。目前,他成为抱团养老最不可或缺的一位。
穿蓝衣服的上海王
每个人都有故事
在抱团养老的小世界,每个人都有故事。
四川来的何阿姨75岁,今年5月底由她女儿送来的。何阿姨之前是护士,很爱干净,出去旅游自己会带被套。她有一儿一女,她说自己有137平方米的房子,儿子女儿也有房子。她把孙子孙女带大了,就来抱团养老。
何阿姨说儿女很孝顺的:女儿本来不让我出来,怕我受委屈。但是两代人有代沟,比如说,很多时候孩子们做好饭后开车接她去吃,再送她回来,我就不想麻烦他们……
60多岁的李阿姨,河南人,这几天刚刚入住下来。她一直未婚,一个人生活了这么多年,觉得越来越孤寂,做一点菜,吃完就剩了,很浪费。如果再老一点,万一在家里出了意外,都没人知道,所以要抱团养老。李阿姨40岁时,就曾想把单身的人组织起来,互相帮忙。退休后,她曾去过广西巴马组织抱团养老,还印了名片发出去,结果没人响应。我一个人组织这个事儿,又没有地方提供,觉得有困难。
李阿姨印过的抱团养老名片
李阿姨选择来到这个地方。她说如今大家坐坐聊聊天,就开心了。
抱团养老还有两个非正式成员,都是上了年纪的大伯。一位是北京人,女儿嫁到杭州,原来跟女儿住在一起的,女儿的房子很小,他不想跟女儿住在一起。他也在养老院待过,不习惯,就选择来这里。他来过又走了,但被子还留在这里,显然还会回来的。
还有一位大伯,陕西人,人还没来就已经交了3个月的房租。他有一个女儿在广东,他也跟着过去了。因为疫情影响,女儿暂时不让他来。但他交代朱荣林,一定要把房间空一个留给他。
抱团养老基地中的菜地
首次面向全国招纳成员
杭州抱团养老始于3年前,朱荣林和王桂芬打电话到杭州当地报社,希望能招杭州本地人一起抱团养老。在很长一段时间,本地人是一个硬标准。但后来朱荣林发现,很多杭州六七十岁的老人在家要带孩子、做家务,来不了。所以朱荣林改变了思路:我现在明确招外地人,他们要么不来,来了,就至少会待一段时间。
第一次面向全国征集老人,很多人也正是看到条件放宽后才放心过来的。比如何阿姨,她老早就看到抱团养老的报道了,但不敢报名。李阿姨也是,她最近才辗转联系上朱荣林:只要不赶我走,我就一直住在这里。当然,还有个前提,就是希望人再多一点。
总是两三个人的话,抱团养老坚持不下去,人确实得再多一点,招新是朱荣林最想做的事。他算过,每月总房租要收到5000元以上,才足够把厨师、园丁、清洁工的工资开支出去。在李阿姨入住之后,朱荣林重新聘请了厨师,这样上海王也解放了。人少的时候,很多地方都要朱荣林倒贴钱。比如说电费,上个月是900多元,上海王交了100元,何阿姨交了200元,剩下600元朱荣林自己掏腰包。如今多了李阿姨,日子也紧巴巴。
来这里的老人都为抱团养老吆喝,上海王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以后只要我能动就在这里了,这里环境好、吃得好,两位团长人也好,一些上海老人不了解这个环境,要了解的话肯定电话打爆了。
人多还有好处,大家可以组团出去玩,以前朱荣林带他们去过杭州建德还有泰国等地;也可以在家里组团打麻将,上海王刚来时还不会打,现在都会了。
朱荣林说,他还会继续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