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喜欢说“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然而这两个词不仅仅是对陌生人的评价,亲人朋友,甚至父母和子女之间,亦可能如此。年轻的时候,父母忙忙碌碌,辛苦工作,养育子女,付出所有,期待着等自己老了,可以儿孙绕膝,颐养天年。
然而在现如今,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作为子女的我们有不少早已忘记了初心,只顾着追求眼前的物质和欲望,为了碎银几两反复算计,忽略了难能可贵的温情,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一场冷冰冰的交易。
一位79岁的李奶奶,她就曾经说过:“我为子女奉献了一辈子,到头来子女却让我卖房,还让我把养老钱交出来,不然就不给我养老,听了实在是难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李奶奶的自述。
79岁李奶奶的自述:
我今年79岁,退休好多年了,老伴在10年前就因患了癌症去世了。我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大女儿嫁到外地,小女儿和儿子和我住在同一个社区。
不少人都以为我过得很幸福,毕竟有两个孩子陪伴在身边,又不用住在一起,矛盾少了不少,还可以相互照应得到。平时可以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喝茶闲聊,日子惬意得很。身边年纪相仿的姐妹,要么是要照顾生病卧床的老伴,要么就是婆媳同住争吵不止,要么就是家务孩子操劳不断,哪像我如此岁月静好。
可惜大家只看到的表象,实际上我的晚年生活却是有苦难言。虽然子女和我住在同一个社区,但我们也不常联系见面。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但事实就是如此,有时我做好了饭菜,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下班直接回我这边一起吃完饭再回去,他们都会找各种理由不来,尤其是女儿。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之前可能确实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比较偏爱小儿子。农村人都想着养儿防老,以后养老还是要靠儿子,所以当时儿子结婚的时候,我出了8.8万的彩礼钱,还给他偷偷赞助了20万元买房子。另外两个女儿当时并不知情,我也让儿子千万不要告诉他两个姐姐,免得她们心里有意见。
后来二女儿也说她们要买在我们同个社区,我很高兴,当时想着女婿他们家比较有钱,也不需要我出钱,所以我也就没提说要赞助她的话。在她办的乔迁喜宴上,我还给了她2万块钱的红包。
前几年,儿子有一次兴高采烈地到我家里,陪我一起吃饭,我还喜出望外,以为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但没想到他是有目的地,是有求于我。说是要给孙子买婚房,商量着让我拿个几十万出来,我说没钱,他就让我把房子卖了,到时候我可以去他家里,或者他姐姐那里住,他们轮流给我养老。
我听了不乐意,因为我现在生活还能自理,也没什么大毛病,想自己一个人住,自由自在的,不想到他们那一家大小挤在一起。自己的窝还是住得更舒服,这样也不会有太多隔辈矛盾,主要我也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如果卖了房子和他们一起住,以后万一他们赶我走,或者我住得不乐意了,我又该去哪里呢?这不就是自断后路吗?
于是我拒绝了儿子的请求,儿子一听脸都垮了。后面他再也没有主动来我这边吃饭,有时我做好饭菜打电话给他,让他携家带口上门一起聚一聚,他也是以各种理由拒绝。后面我也不主动问了,逢年过节走动一下就算了,不惯着他。
大家都劝我说女儿才是贴心小棉袄,儿子靠不住,那我找女儿看看?所以我主动和小女儿联系,可是女儿也要跟我对着干。我知道她从小到大,内心里总觉得我偏向弟弟,对我一直有所怨言。还说不管是嫁妆还是买房子,我给她的钱还不如弟弟的零头多。
可是我也是有苦衷的啊,男人娶媳妇,房子、彩礼、三金什么都要男方给准备,儿子自己能力又不行,赚得不多,最后还不是得靠我们做父母的。我和他爸当时退休金又不高,抠抠搜搜攒了大半辈子的钱,帮儿子解决了结婚大事之后,也就所剩无几了。
女儿的话,作为女人,至少结婚没有这么多前提条件,找个有房子的男人嫁了,也能衣食无忧。这两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是社会的不公平,不是我的不公平,是社会对男性的要求太高,对女性还算宽容,所以我们总得先解决不好结婚的那个人,才能最终帮助三个孩子都成家,难道这样不对吗?我做错了吗?
而且当时女儿结婚的时候,我把彩礼钱都如数归还给了她们,还贴多了2万块钱的陪嫁钱。确实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在我们老家,很多家庭嫁女儿都是收下彩礼后,一分钱嫁妆都不给的。
可谁知女儿还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她要跟家里条件更好的人去对比,那自然心里就有落差,所以也就对我们有埋怨和嫌弃,这家伙也是记仇,就这事咋能怨恨这么多年?我们做父母的能力有限,总不能要求我们这要求我们那的,我们已经尽力了。
他们打小从来不短吃少穿的,别人有的我们尽量也给提供,孩子想上学,我们砸锅卖铁都让他们去读,家务从来不需要他们操心太多。没想到付出一切后,却换来他们对我们的记恨,真是难啊。
去年小女儿正式退休,我很高兴,想着她以后总算不会老说工作忙没有时间这类理由来敷衍我了,以后应该有大把空闲可以相互陪伴了。没想到她却说自己的退休金少,要再去打份工,以后继续忙工作,没有时间。我听了之后心里都哇凉哇凉的,想找个儿女陪伴我这老太太吃顿饭,怎么就这么难呢?
上个月小女儿找到我说,外孙被人骗,欠别人50万,她们那边东拼西凑也只能还掉30万,问我有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先借给她们,她三年之内一定还我。我听了之后吓了一跳,我虽然确实攒有20万,但也就只有20万,这是我的养老钱,如果全部借给他,那我不就没有了,以后还不还的回来还两说呢。而且前几年儿子因为孙子要买房的事也来找我借过钱,我拒绝了。如果我这次把钱借给了他姐,到时候他知道了,岂不是来找我闹,这两边还是得一视同仁啊。
看着我犹豫不决,沉默不语的样子,女儿知道了我的意思,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转头就走。事后听大女儿说,她妹妹跟她吐槽说:“老妈真是自私又贪婪,从小就对儿子偏心,这下好了,老了儿子也不给她养老;现在我也被她整得不想理她,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
我听了之后真的是透心凉,没想到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到头来儿子女儿都要找我拿钱,我说没钱,就要让我卖房子,我不卖房子,就说不给我养老。我现在可算是看清了他们的真面目了。老人还是得自己手里有钱,才能有个幸福晚年。如果我按他们要求的,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把养老钱全部拿出去了,他们把钱骗到手了,以后又不给我们养老,到时候我要啥没啥,无处可归,又该怎么办呢?
我在社区认识的好几个老人,他们为了子女和孙辈操碎了心,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一定要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最后也并没有落到什么好下场,有的被早早送去了养老院,有的因为生病没有得到好的照顾,很快人就走了。
我跟身边几个老姐妹吐槽起自家的情况,她们也表示可以感同身受,还劝我说都是这样的,从前是养儿防老,现在是养老防儿。与其说父母子女一场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倒不如说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相互索取。父母养孩子,希望晚年能得到孩子的善待;子女赡养父母,除了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同时又希望父母能够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倾囊相助。
我们好不容易辛苦了一辈子,以为总算熬出头了,没想到七老八十了,还要为了子女孙辈继续委屈自己,实在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悲哀。果然,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自私一点,房子票子要拿好,谁都不要给,为自己多想一想,留条后路,不能依靠别人,包括子女。
结语
其实养儿防老是个伪命题,我们养育孩子,只是体验如何成为父母,同时希望孩子能独立自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仅仅只是想着自己老的时候,孩子能对我们有所回馈。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就显得极其重要,要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这样即使我们不要求他们做什么,他们也会时时为我们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不是孩子不愿意孝顺父母,而是他们也无能为力,能力有限,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他们有自己的家庭要养,他们也有自己的事业要忧愁,所以他们难以再腾出手来顾上我们,我们不妨也多理解一下孩子们吧。
总而言之,我们不要想着依靠子女,但同时,也尽量不要拖累子女,一定要懂得好好养生,保持个健康的身体,过一天是一天,一天就想一天的事情,不要想得太多,自寻烦恼。老窝老本尽量握在自己手上,也是自己晚年生活的一大保障,如此做到自保,也算是对自己,对子女最大的宽容和爱了吧。
本文标题:79岁老人:为子女奉献了一生,到头来却让我卖房交出养老钱,可悲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2112.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