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松关注养老话题近3年的时间,关注的重点一直在养老金、个人健康、涉及亲情社交的部分也主要集中在了儿女身上,而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点——老伴。
老伴,老伴,老来为伴。
晓松认为我们在恋爱期间所谓的爱情其实就是喜欢,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方的某个点吸引了自己(容貌、气质、外型等)。
婚后柴米油盐酱醋茶,收支规划,家务分工等各种琐事都会消磨最初的吸引力,在生活的过程中夫妻二人沟通得当,分工合理,长期坚持,此后的情感就是——爱情。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中国有句老话自己非常喜欢——家和万事兴
爱情能让夫妻在各自的工作中充满信心和激情,因为有她(他)的支持,我不迷信,但有很多神奇的力量真的用科学无法解释
爱情能让夫妻在社交中达成默契,这种默契不仅会增进夫妻间彼此的相互吸引,还会在社交场合吸引别人,影响别人,从而达成一些商业合作事宜。
爱情能让夫妻在生活中完美契合,彼此的一个眼神就心意相通,一句只有彼此才能听懂的话却蕴含生活内涵。
爱情能让整个家族气氛和谐,虽然只是专属两个人的情感,但是能影响家人,成为榜样,让家族之树枝繁叶茂。
爱情能让彼此忘却姓氏的不同,女婿就是儿子,儿媳就是女儿,亲情赡养,父母安康。
爱情能让儿女感觉到家的幸福,在儿女心中留下对爱情的向往。晓松认为年轻人从父辈身上所感受到的家庭幸福感才是缓解少子化的关键。
爱情能让夫妻保持最佳的身心健康状态,夫妻同心有助财富积累。有健康和财富活到专家预测的120岁会是一种可能。
得到美好、幸福、快乐之前每对夫妻都会经历各种不如意的考验,考验人性的自私、责任、贪婪。如果可以顺利通关,那么彼此相伴乐享晚年、安心养老易如反掌。
晓松之所以忽略这个话题和我的情感经历相关,因为个人原因自己2017年离婚。再婚后的生活最初还好,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是双方孩子方面和经济方面。
晓松曾经抱怨、埋怨、后悔过,后来自己悟出一个道理——所有的一切不是别人所造成,而是我的自私、失责、贪欲所造成,再加上好面子才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43岁之前的晓松是一个缺乏理性易情绪化的人,做任何事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从不考虑未来会如何。
当很多同龄人在创业,在为父母妻儿提高生活品质而努力拼搏的时候,晓松正沉浸在自己的虚拟世界带着游戏公会冲杀,15年后身边很多朋友父母安康,夫妻恩爱,儿女幸福。晓松突然发现自己在持续消耗着自己和家人,43岁的自己一无是处。
感谢看到这里的各位网友,晓松也感谢自己在70岁之前明白了这点,感谢自己回头时在父母的帮助下能触碰到岸边。
文章写的前后逻辑有些不通,大家权当与一个陌生人的图文聊天,再次感谢。
希望晓松的这篇人生经历文能给更多的人敲响警钟,让更多的人找到自身问题的根源,然后和伴侣理性沟通交流。愿每一个家庭都完整无缺,愿所有人都能与老伴乐享晚年、安心养老。
本文标题: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晚年幸福快乐的致胜法宝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3825.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