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佳通 > 新闻中心 > 养老动态这是好事!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健全服务体系解决养老难题

这是好事!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健全服务体系解决养老难题

时间:2022-10-01 13:58 来源: 作者:小通 人浏览
老龄服务供给主体还是太少,虽然有不少机构、资本准备进入老龄服务领域,但还有差距,这仍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解决问题。

中房报记者李叶丨北京报道

养老问题,已成为当下中国一个重要社会命题。

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这一命题划出重点。

意见提出,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发展机构养老,各地要通过直接建设、委托运营、购买服务、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发展机构养老。加强光荣院建设。研究制定养老机构预收服务费用管理政策,严防借养老机构之名圈钱、欺诈等行为。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

意见中,研究制定住房等支持政策,完善阶梯电价、水价、气价政策,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的部分也引发热议。

这也是继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名印发《积极应该对人口老龄化规划纲要》后的又一个重要文件。在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看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名发布意见,意在对新时代全国老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意见提出了不少突破性措施,明确了之前没有明确的一些具体解决方案,比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怎么做、做什么,对地方政府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孟立联表示,不过,兜底性服务、普惠性服务及政府购买服务如何引入市场机制还需要探索。目前,老龄服务供给主体还是太少,虽然有不少机构、资本准备进入老龄服务领域,但由于标准、程序、内容等都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已经进入的由于各方面原因做得好的也还是不多。因此,不要期望一个意见出台就解决全部问题。

在社区养老方面,中国房地产报社、全国政协报社也组成联合调研小组奔赴主要城市进行了调研,截至11月8日,首批样本已全部完成问卷回收,调研显示,90%老人在社区,社区有优养驿站刚性需求,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硬件设施不均衡,服务内容供给和专业人员支撑不足以及资金等问题仍在阻碍机构的建立,急需改善。

首轮调查覆盖了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河南省、辽宁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甘肃省、湖北省、重庆市、江苏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共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辖的24个城市的41个符合5000人以上老旧小区改造条件的大型社区,被调查对象共计164423个家庭。

银发社会悄然而至

中国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持续上升,老龄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的77.3岁。

因此,我国老龄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020年全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约有1.77亿,占全国人口的12.64%,已经超过国际老龄化国家7%的标准;60岁人以上人口约有2.68亿,占全国人口的18.87%。

一个老龄化的时代悄然而至。养老问题,也逐渐成为时代的命题。

在庞大的老龄人口数据背后,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养老难题。2019年11月18日,豆瓣上出现了一个叫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组织的小组,有5万个独生子女在这里分享了彼此的焦虑,他们相互吐槽、鼓励、取暖。小组成员有私企白领、公务员、在校大学生、作家。

他们大多出生在城镇中产家庭,父母有不低的退休金,即便如此,养老问题还是令他们担忧:想出国留学,心里又放不下年纪渐大的父母;工作地点和父母相隔遥远,不知未来如何取舍?如果父母同时生病,自己分不开时间精力照顾怎么办?

他们在爱与责任之间往复,在羁绊中挣扎。

与之相对应的,是目前国内养老服务市场活力尚未充分激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有效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养老服务需求尚未有效满足。

如何降低养老压力、发展老龄事业,激发银发经济,就需要全盘考虑新时代老龄工作。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大多数老人独居情况下,就应该完善住房和社区功能,补足养老设施和服务的短板,实现老有所养、提高养老的质量。为此,意见提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过去的小区,在养老功能这方面的的配置比较弱。现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都要求补足养老设施和服务,主要就是适老化、无障碍改造,日间照料中心,社康中心建设和老年活动中心等。

在李宇嘉看来,意见还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这也符合我国居家养老加子女赡养的传统,在养老压力增大,养老金结余减少的情况下,子女和父母共同生活或就近生活,这是成本最低的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仍存痛点

养老的挑战,不仅仅在于物质层面,还有老一代人的消费观念。

我们现在的服务对象多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年人。怡海优佳养老中心主任张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社区养老来说,最大的痛点实际上是这一代老年人的消费观念。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但是老人们支付意愿并没有跟着提高。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节俭是一种美德,钱已经省下来给子女。因此,社区养老提供的服务对他们来说不是必要的支出。张蕾举例,有老人家属提前向机构支付了服务费用后,我们每次上门服务时还是遭到了老人的抵触。老人认为子女在瞎花钱。

对此,政府方面也一直在提供相应的扶持。

2019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在政府给予的支持和补贴下,我们也做过一些免费活动,想要先建立起用户习惯。在活动时,老人们都是比较踊跃的,此后,社区老年也有被吸引来接受服务的,不过目前收效仍不是太大。张蕾表示。

对于此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意见,张蕾表示,意见的发布,对我们社区养老服务行业来说当然是好事,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更专业、更完善,最终把社区养老服务最好。

在社区养老中,从中国房地产报、全国政协报调查结果来看,目前优养驿站是社区短板工程。24个小区中仅有1个小区设有优养驿站且能够提供部分老年人日间照料的服务;完全没有规划的小区数量为10个;7个小区为健康老人设置了活动中心,但无老人日间照料服务;更有甚者,有5个小区虽然规划建设时已经预留了优养驿站的物业用房,但却被另作他用。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根据目前小区物业用房的实际情况,22%的小区可以将原有的其他物业用房改建为优养驿站,9%的小区希望在原有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扩建;而69%的小区则需要新建优养驿站。

江苏张家港永联村把全村700多名活力及半失能老人进行集中养老,对一小问题采取帮扶,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形成了独特的一小一老优养帮扶模式。

被调查的家庭中青年与老人对于建设优养驿站的需求十分迫切。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被调查家庭都愿意付费接受优养驿站的各项服务,且每月可支付的费用平均超过1500元。由此可见,在家庭层面上,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一个婴儿的照料牵动全家,已成为全社会机制需要的必须有的硬性配套,优养驿站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据了解,2021年4月,北京市公布了2021年首批老旧小区的改造名单以及改造内容,优养驿站被列入六治七补三规范中菜单式改造内容的自选项。但面对社区供给和居民需求的严重矛盾,是否应该完全定位,将这个自选项调整为公共财务投入的基础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老旧小区补上一老一小服务的短板,才能真正为亿万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目前,为推动中国优养驿站试点先行工作,由人民政协报社、中国房地产报社携手全国百个城市、百家地方党媒、百强房企、百强物业、知名医疗及康养机构等联合发起中国优养驿站统筹建设推进调研,旨在推动媒体与政协委员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中的联动作用,推动探索理论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推动全国涉足一老一小服务行业的实体驿站建设落地,为中青年解忧排难,推进国内一老一小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探索新的消费热点,扩大社会就业面,既能解中青年之忧,又能促进刚需服务经济的实现,构建国内大循环。因此,将优养驿站建设的自选项调整为公共投入的基础项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孟立联也坦言,目前,老龄服务供给主体还是太少,虽然有不少机构、资本准备进入老龄服务领域,但由于标准、程序、内容等都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已经进入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做得好的也还是不多。因此,这仍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解决问题。

本文标签:养老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保险社保

本文标题:这是好事!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健全服务体系解决养老难题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dongtai/7010.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