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结果来看,现如今我国已经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已达到13.5%。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已成为一个非常典型的老年型人口国家。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延迟退休也成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之策。不过,绝大多数老百姓对于这一政策还是相对比较抵触的。后来经过调整,延迟退休改为工龄退休,老百姓们又纷纷认可。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如今网上有人讨论,延迟退休或改成工龄退休?对居民是利好吗?知情人作出解读。
一、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首先自然是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虽然说我国总体人口基数很大,但是伴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占比的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也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延迟退休就非常有必要了。
除此之外,根据有关机构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现如今我国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73周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60周岁就能退休,那么未免也有些过早了。和过去相比,我们的平均寿命变得越来越长,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健康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完全能够满足延迟退休的需求。如果继续按照55周岁、60周岁的退休年龄来执行,那么必然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就是考虑到养老压力的问题,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现如今我国养老保险的赡养比例粗略估计约为3:1。不仅如此,未来伴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一比例还将会继续扩大。过去我们总是很流行啃老这个词,然而现如今的社会现状却是啃小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伴随着退休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养老基金所面临的养老压力还是相对较大的。此前社科院也曾做过一则报告,预测到2050年的时候,我国养老金将会出现负债16.73万亿元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延迟退休年龄,那么早晚有一天会耗尽养老基金的余额,从而增添国家财政的压力。
就目前来看,如果继续按照原有的退休年龄标准来进行退休的话。那么估计到了2035年的时候,我国的养老基金余额就会被消耗殆尽。为了能够更好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延迟退休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为什么大家都认可工龄退休制度?
相比较于传统的延迟退休政策来说,工龄退休往往更能体现公平性。延迟退休这件事情,之所以会有一大部分老百姓反对,就是因为他们大多从事着体力劳动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也很难坚持到60多岁。
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脑力劳动者,相比较于体力劳动者而言,他们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工作环境也相对良好。不仅如此,伴随着年龄的增加,经验也会越积越多,反而在市场上有着更强的竞争力。
如果一刀切的执行延迟退休政策,那么势必会影响到体力劳动者群体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部分群体自然是不乐意的。即使是他们愿意继续工作,现实的身体状况可能也不允许。
因此,有关人士才会提出工龄退休的政策。相比较于一刀切的延迟退休政策而言,工龄退休的政策可以考虑到不同工种群体的特殊需求。按照这一政策的要求来看,只要工作年龄达到30年,就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退休。
通常来说,绝大多数体力劳动者的就业时间都相对较早。因此,他们往往在五六十岁的时候就能达到最低30年工龄的指标。也正是因此,广大老百姓们才会赞成工龄退休的政策。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工龄政策固然很好,但是真正想要贯彻落实还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就目前来看,想要真正实现工龄退休政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不过我们始终都要相信,无论最终落实的是哪一种政策,国家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来保障广大老百姓的切实利益。即使是正常延迟退休,也会考虑到广大体力劳动者集中关注的点,并给出合理妥当的解决措施。
结语总而言之,按照当下我国养老金的发展现状来看,延迟退休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并且在未来5年之内,延迟退休的政策可能就将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但不论是传统的延迟退休政策还是新提出的工龄退休政策,相信有关部门都会提前做好相应的调研工作,尽可能保障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切实利益。
本文标题:延迟退休改成工龄退休,老百姓纷纷赞同,原因很简单
本文出处:http://www.dichanyanglao.com/news/news-shenghuo/24033.html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